长江中游城市群公共卫生协作启动

10.11.2015  10:07

10月23日-25日,长沙、武汉、南昌、合肥四省会城市在武汉召开“长江中游城市群公共卫生协作启动会议”,会议邀请了国家卫计委疾控局副局长雷正龙、四省会城市卫生计生行政部门领导、各市疾控中心的代表以及相关高校和科研院校代表参会。会上,四城市疾控中心主任共同签署了《长江中游城市群公共卫生协作章程》并为“长江中游城市群公共卫生协作中心”揭牌,并分别以“长江中游城市群公共卫生协作现状、需求和发展”为主题进行专题发言,各方参会代表就下一步工作安排等相关事宜进行了充分讨论。

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着力打造中国经济新的支撑带。2014年9月国务院下发《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发〔2014〕39号),2015年4月国务院批复同意《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长江中游城市群公共卫生协作启动就是贯彻落实《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促进长江中游城市群之间公共卫生交流合作的实践行动,长沙、合肥、南昌和武汉共同搭建了一个各城市间公共卫生协作交流的新平台。

长江中游的四省会城市开展公共卫生协作,其影响深远,意义重大。一是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长江黄金水道的发展将带动沿岸城镇化的发展,人口流动、环境变化、工业污染可能引发一系列社会公共卫生问题,需要城市间共同携手研究和应对。二是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长江中游城市群公共卫生协作必然会带动大数据时代公共卫生领域的交流和融合,大样本、多中心的研究将会产生高水平的研究成果,能够对区域公共卫生政策产生重大影响。

通过建立长江中游城市群公共卫生协作平台,重点将在以下方面推进公共卫生领域的科研合作和技术交流。建立公共卫生服务沟通协调和信息共享机制,交换工作信息、了解工作进展;对公共卫生服务一体化实行联建共发展,特别是对政府公共卫生支持政策,如工作体制机制、财政保障机制、人才支持政策等方面的信息定期通报交流,实现信息共享;探索长江中游各城市重大疾病联防联控机制,新发传染病预防控制信息共享;加强卫生应急指挥体系建设,建立卫生应急和重点疾病防控专家库,协作开展卫生应急处置演练和人员培训,承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他突发事件应急指挥与协调任务;建立卫生应急救援设备、物资统筹调用机制,实现资源共享;加快免疫规划信息化互联互通,实现免疫规划一体化,优化各地儿童异地接种,实现各地计划免疫信息、异地接种的对接;加强各地实验室建设,实现实验室检测资源的互补,促进实验室检测能力的提升。

长江中部四省会城市一水相连、经济相似,在公共卫生工作上互补性强,合作有基础、有需要、有共识,其合作将广泛凝聚力量,有效推动长江中部流域内更多城市之间的公共卫生交流与合作,为四城市的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创造共赢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