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长征七号”把脉 航天科工晶体元器件助力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04.07.2016  11:08

      6月25日20时22分,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长征七号”(以下简称“长征七号”)在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是为满足载人航天工程发射货运飞船的迫切需求而优先发展的中型运载火箭,也是未来中国航天运载火箭的主力军之一。

      “长征七号”技术先进、性能优异、信息化程度高,因此也需要为其配套的晶体元器件具有高可靠、小尺寸、优指标的特性。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以下简称航天科工)作为航天用电子元器件定点供应单位,为“长征七号”的通讯系统、制导系统、控制系统,配套了大量的高可靠晶体元器件产品。

      看似不起眼的晶体元器件,是如何以其可靠的质量和技术保障能力,助力“长征七号”升空的呢?近日,记者走进航天科工,走近这群航天人,了解他们背后的故事。

      历经多次“大考

      晶体元器件产品体积虽小,却可以产生整个电子设备中的时钟信号,被称为电子设备的“心脏”。如果晶体元器件产品出现问题,会造成电子设备的工作时序混乱,甚至会导致整个火箭失效。因此,晶体元器件的首要任务就是把好“长征七号”飞行的脉搏,为火箭的通讯和控制系统提供稳定可靠的频率信号。

      记者获悉,航天科工生产的航天晶体元器件,已为长征系列火箭持续提供了有力保障,生产的产品已大量应用到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中。

      例如,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的序幕。作为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其成功发射倾注了太多航天人的心血,对于第一次为其生产晶体元器件的航天科工二院203所全体一线工作者来说,他们的缘分也是从这里开始。

      作为国内最早研制生产宇航用晶体元器件的单位,航天科工设计生产的晶体元器件在航天发展的路程上风雨相伴,从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到神舟系列载人飞船,先后在数据传递、天地对话、目标导航、再入返回试验、宇航员搜救等诸多功能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老师傅这一关不好过 

      晶体元器件像坚强可靠的“心脏”一样跳动,发出准确的“号令”,为“长征七号”火箭提供全系统时频。

很多人不知道,在航天科工晶体元器件团队,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所有新入职的技术人员,必须在生产线实习3个月。即便是在走向设计或者是工艺岗位后,也得隔三差五地去蹲点生产线。

      而对于选拔操作人员,老师傅会在这些新人面前,摆好尺寸较大的晶片和基座,其中有其故意放进去的一些表面破损或带有划痕的晶片。老师傅的要求是,让他们手持钢镊,进行基本的装夹。刚开始时,多数人会出现手抖现象,所以第一次装夹晶片手就很稳的人,会优先分配到上架点胶这个岗位;在没有人提醒的情况下,提出晶片有问题的人,会被分配到镀膜这个岗位;剩下的人会在试用期内,通过师傅的观察结果,来决定其最终的岗位去向。

      不仅如此。为了让团队保持着良好的工作热情和良性的竞争意识,他们还会定期举办“专业知识大家谈”和“技能演练大比武”,通过不同岗位人员之间的交流和竞争,提振团队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确保产品质量“离天最近

      质量是航天事业永恒的主题。1%的失误,往往会导致100%的失败。因此,对于航天人来说,质量和可靠性,是最为重要的命题,必须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

      多年的航天工作,让晶体元器件团队养成了一丝不苟的习惯。他们日常工作谨慎细致,每一道工序都是精雕细琢,不允许半点瑕疵。 

        为了确保新厂房有更高的洁净度、更准确的温度湿度控制系统、更强大的水气供应系统,团队成员在新厂房尚未供暖,室内温度只有零下几度的情况下调试设备,而且一调就是数小时;为了提高成品的可靠性,在生产的重点工序上,晶体元器件团队增加了关键质量控制点,细化了关键原材料导电胶的使用要求,增加了导电胶配制记录;为了确保产品在破坏性物理分析中不出现问题,团队还委派专人进行了表贴晶振芯片的镜检;为了降低晶体元器件的水汽含量,工艺人员进行了大量的数据统计,为此特设了生产线关键工序的过程控制统计分析系统;为了提高操作工人的质量意识,晶体元器件团队多次组织操作人员进行工艺和质量培训,加强品质管控,确保产品质量万无一失…… 

        正是凭借这种一丝不苟的航天精神,航天科工的晶体元器件团队,用实际行动全力保障航天产品高质量、高标准地完成,保证了“长征七号”的顺利升空。

来源: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