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江县长寿镇农技站按五星级标准抓好各项工作

01.01.2015  00:30

长寿农技站是我县一个机构健全、服务条件完善、队伍素质好、推广服务能力强、管理到位的乡镇农技站。2010年被省农业厅评为“先进乡镇农技站”,曾多次被平江县农业局和长寿镇党委政府评为“工作优胜单位”、“优秀党支部”,今年,被县农业局综合考评为三星级乡镇农技推广站,长寿镇人大评为“人民满意单位”。

一、机构健全,办公服务场所功能齐全。 经过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改革后,该站实有编制21人,并按岗位设置要求,实行竟聘上岗,独立的法人资格、组织机构代码证和事业单位法人证书齐全,人员配置符合编制要求,岗位职责清晰。按照农业部农办科函[2013]24号文件通知精神,全部人员进入平江县农技推广体系管理信息系统,实行网络化管理。并于2008年新建了农技办公大楼,现有站房面积达1400多平方米,其中办公面积达400多平方米,有宽敞的办公室、培训会议室、资料档案室、农产品质量检测室、咨询服务大厅;有职工宿舍和职工食堂;有农技宣传栏、黑板报。配备了检验检测仪器设备、培训桌椅、空调、电脑、打印复印机、传真机、照相机、摄相机、投影仪、办公桌椅、文件柜等办公设备,有方便快捷的下乡交通工具。

二、管理制度完善,队伍素质强。 该站现21人,其中高级农艺师1人、农艺师11人、助理农艺师1人。近年来,长寿农技站加强了工作纪律、规范工作作风等方面的管理,坚持上班按手膜、签到、标明工作去向牌与详细工作日志等,强化人员管理,上班时间不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定期和不定期开展业务知识学习,做到每月最少召开一次民主生活会和进行一次业务知识的学习,每年安排人员到长沙、岳阳等地进行异地集中提升培训,定期进行内部业务知识的考评,并组织了演讲比赛、爬山活动、拔河比赛等活动,增进同事间的友谊和凝聚工作的活力。建立健全了《农技站基本职责》、《站长岗位职责》、《基层农技人员岗位职责》、《考勤制度》、《包村联户责任制度》、《农技推广首问责任制》、《农技推广服务承诺制》、《资产管理制度》等各项制度。建立了农技人员包村服务、联系种植大户和专业合作社服务等多元推广制度。同时,结合年初工作分工,详细制定了年度工作目标管理考核方案,将每项工作任务和工作要求进行了具体细化严格管理考核,年底对目标管理考核方案的内容进行总结,严格与津贴挂钩直接兑现,评选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农技人员,分别进行奖励和处罚。打造了一支充满活力、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爱岗敬业的农技推广队伍。

三、全方位抓好推广,为农服务效果好。

1.咨询服务全天候。设置了专用的农技咨询服务大厅,厅内制度上墙,服务承诺公开,职责到人。配备了电脑、张贴了服务电话,发放了便民联系卡,咨询服务有记录,免费发放宣传材料、技术资料,另外设置了固定农技宣传栏和黑板报。每天安排优秀农艺师专门坐诊值班。同时推广一些优良品种和高效环保农药,引导农民科学合理使用农药。对前来咨询的农民耐心接待,严格首问责任,如实记录咨询事项,需要下田察看的就安排技术人员在24小时内上门进行技术指导,直到咨询人满意。辐射吸引了本镇51个农业村和周边其他乡镇的很多农户都前来进行技术咨询。全年咨询达17520多人次。

2.现场指导全程化。全面落实包村联户责任。每年安排7个以上的农艺师负责全镇51个农业村的农技指导服务工作。及时做好技术培训指导和咨询、发送技术资料和病虫害防治信息等工作,对种植大户、科技示范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实行一对一的全程化技术服务,共培育了156个种植大户和60镁科技示范户,全年在生产忙季至少上户指导10次以上,为其解决技术难题,全年集中培训5次以上,帮助其提高种植水平。如国付村的周佳龙、东风村的李达清、金龙村的黄继安等科技示范户,每年种田收入都在5万元以上。并且这些示范户还辐射带动了周边更多的农户科学种田。

3.试验示范辐射强。 全年进行一季稻新品种对比和油菜施硼对比等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试验12个,引导农民推广应用主导品主推技术。全镇农业新技术入户率达到85%以上。同时,创建了五千亩双季稻高产示范基地和万亩油菜高产示范基地,起到了非常好的示范效果。通过统一品种、统一栽播期、统一使用测土配方施肥、推广油菜机械直播技术等,来规范油菜基地的管理,组织种田大户、新型职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广大农民至田间观摩,现场培训学习。通过油菜基地的示范带动和机械直播等技术的推广应用,长寿镇的油菜种植面积一直稳定在2.5万亩以上,种植油菜每年为农民增加收入4000多万元。

4.信息服务多样化。这几年,该站创新服务方式,多途径开展服务,一是建立农技服务飞信平台,免费为主要家户发送短信,将栽培技术、病虫防治通知、抢天气抓农事等内容通过短信发送到农民的手机上,使农民能在第一时间收到农技资料,已建立了2000多农户农技服务短信群。 二是建立长寿农技微信平台。为全镇的7000多提供便捷的农技信息服务。三是建立农技电话热线。及时解答和回访农民。

5.病虫预测预常态精准。每年安排专人对全镇水稻、油菜、柑桔等主要农作物的主要病虫害进行系统的调查测报,安装了一盏虫情测报灯,每天调查病虫害的发育进度和发生发展情况,并且定期向农业局植保站报送调查结果,测报出准确的施药防治适期,并结合县植保站的病虫情报,通过编印发放技术资料来指导农民进行病虫防治。近年来,病虫害防治预测预报准确率在96%以上。

四、精心抓好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不断壮大。 该站认真抓好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近年来培育新型职业农民45位,培育种植大户156个,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2个,帮助建立了70多人的病虫害统防治专业队伍,专业防治面积达到15000多亩。规模化种植面积8000多亩。

近年来,该站按照星级创建活动要求,努力提升服务能力、创新服务方式、优化服务水平,全力打造“五好”乡镇农技站,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优质报务和技术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