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旗背后的扶贫担当和责任
扶贫先扶智
“房屋倒塌、生活窘迫、妻女远离、想死的心都有了”,这是帮扶责任人杨林英副检察长初见扶贫对象陈申山的情形。杨林英察觉到:对一个经受长期贫困折磨的人来说,心理防线早已崩塌,扶心智成为当前首要任务。因其分管过政工、办公室,凭着做干警思想工作的多年经历,杨林英认为:“沉下身访、耐心倾听、心理帮扶”三部曲也许就是“良方”。随即向黄晓军检察长汇报情况,并引起了高度重视。
看似简单的十二个字,可都是“功夫活”。为让陈申山感受到该院扶贫的诚意决心,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黄晓军检察长主动加入,多次与杨林英一道上门走访慰问,倾听陈申山的困难问题,了解当前现状,宣讲脱贫攻坚政策,并与村镇干部、驻村工作队,共商帮扶对策。
“看到黄检长、杨检长对我的事这么上心,冒得理由不振作起来。”事后陈申山说。
“扶贫路上让每一个人都不掉队”,这里有我们的一份责任。按照政策要求,贫困户脱贫要不愁住、不愁吃、不愁穿及收入达标,陈申山离脱贫还远着呢。为解决他的住房问题,黄晓军检察长、杨林英副检察长又多次了解危房改造项目申请的条件,帮助陈申山与村镇扶贫干部对接,最终确定将其纳入2017年危房改造项目。危房改造光靠政策资金肯定是不够的,为让新房子建起来,帮扶责任人四方筹措,拉动爱心人士捐助,共筹集资金4万余元,用于危房改造。看着90平米的新房子建了起来,陈申山乐开了花。陈申山的脱贫时间是2018年,为了让他如期脱贫,且不会事后返贫,在听取其意见和建议后,该院又给予产业帮扶送去了近百只土鸡苗,帮助他发展产业,使其有可持续的收入来源。如果说危房改造是“输血”,那么产业帮扶就是“造血”。
现如今他有了自己的新房子,有了产业,几年没回家的女儿今年也要回家过年了。“感谢党、感谢检察院,也感谢社会各界的帮扶,让我过上了幸福的日子”正在奋力脱贫的陈申山如是说。这也才有了送锦旗的一幕。
“脱贫攻坚是干出来的,唯有实干、肯干,百姓才会与你交心,才会信任你,才会跟着你撸起袖子加油干。”该院检察长黄晓军说。
据悉,2017年,该院除孕产妇、在外学习、退休等人员外基本上在一线参与扶贫,共结对帮扶贫困户62户,开展易地搬迁、危房改造、产业发展、教育助学等多个项目帮扶,为沩山村镇筹措帮扶资金100余万元,帮助困难学子近20余名,为高桥小学捐助设备建立了电子阅览室。该院脱贫攻坚工作得到了市委主要领导和老百姓的认可和肯定,有1名干警被评为全市最美扶贫干部,获得群众赠与锦旗2面。
责编: 审核: 江世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