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锑都”偿还“环境欠账”,全面治理“三废”初见成效

16.08.2017  20:24

生态环境,事关人民福祉、民族未来。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5年间,省“一号重点工程”向“一湖四水”纵深推进,环境治理“三大战役”吹响集结号,造林添绿持续开展,环保制度逐步完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全面铺开……我省环境质量稳步好转,人民共享绿色福利。从今天开始,本报推出“砥砺奋进的五年——绿水青山新湖南”系列报道,展示我省近几年来生态文明建设喜人成果。敬请关注。

去污还绿披新装,偿还“旧账

8月11日,记者来到娄底市冷水江锡矿山的砷碱渣无害化处理工厂,这里正式运行已有10余天。“百年锑都”在锑冶炼过程中留下的大量砷碱渣,正源源不断送进运行中的处理设备,变废为宝。

据介绍,通过采用浸出工艺,砷碱渣经过20多道环节最终一分为三:锑渣、碳酸钠均可重回生产线进行再利用,砷酸钠可销给玻璃厂、农药厂作原料。危险固废就此被“吃干榨净”。

一期生产线年处理能力2万吨,投入2.8亿元。”冷水江市环保局污防股股长代枝兴告诉记者,锡矿山地区历史遗留的砷碱渣约15万吨,目前全部入库堆存,力争早日处理完毕。

锡矿山地区从1897年开始工业开采。五矿有色控股所属锡矿山闪星锑业有限责任公司安环部部长喻文利,在锡矿山已工作30多年。他回忆道,上世纪80年代以后,满山都是冒黑烟的小型冶炼厂;另外还有大量小作坊,支起炉架就进行洗砂、初级冶炼。

掠夺式开采,造成山上千疮百孔,山下水体污染,锡矿山一“”30年。

环境“欠账”,必须还清。2013年,锡矿山地区被纳入省“一号重点工程”五大重点污染治理区域之一,入围全国38个重金属污染治理的重点区域。

代枝兴介绍,在锡矿山及周边116平方公里范围内,除砷碱渣外,还有7000多万吨历史遗留废石废渣,其危害性相对较小,属于一般固废,主要采取填埋、“三防”隔离(防渗漏、防流失、防扬散)、平整覆膜、覆土复绿等治理措施,确保不再对环境造成危害。

目前,锡矿山已完成炭家湾片区等5个废渣综合整治项目,处理约1370万吨历史遗留废渣;联盟片区等6个废渣综合整治项目正在实施,预计今年底可完成1510万吨废渣治理;还有6个规划片区到2020年完成治理任务,针对野外混合渣的安全处置工程也已启动……

经过整治的炭家湾片区,绿草茵茵,空气清新。长势正好的楸树、海棠树、七里香树,是冷水江市林业局和省林科院经过3年实验精心挑选出的防污抗污树种。翻开几年前的照片可以看到,这里曾经是废渣堆积成一座座小山的“不毛之地”。如今,脱下“灰袍”换绿装,锡矿山地区已建成2万亩矿区复绿示范基地。

锡矿山地区的水质也有明显好转。监测显示,2016年,青丰河万民桥断面、涟溪河民主桥断面的砷浓度平均值比2011年分别下降93.4%、46.7%,锑浓度平均值分别下降72.7%、82.1%。喻文利指着山下的小河笑着说,“相比几年前,环境好了很多,今后又能像小时候那样在河里摸鱼、捉螃蟹了。

三废”治理有成效,不欠“新账

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百年锑都,绿色发展”……驱车行驶在锡矿山,随处可见保护环境的标语。近年来,按照“不欠新账、还清老账、标本兼治、有序推进”的思路,锡矿山地区稳步推进水、气、渣(土壤)“三废”治理。

整顿是第一步。从2010年至今,锡矿山地区涉锑企业由上百家减至10家,除锡矿山闪星锑业公司外,还保留8家民营锑品企业、1家采矿企业。

企业不消灭污染,污染就会消灭企业。”锡矿山闪星锑业公司是全球最大的锑品生产商、供应商,公司总经理刘跃斌介绍,2010年以来在环保方面共投入2.67亿多元,全面治理“三废”。

针对采选废水、冶炼废水、地下渗水,锡矿山闪星锑业公司兴建了多个废水处理系统,实现一部分回用,一部分深度处理后达标排放。

今年4月,该公司的锑冶炼烟尘治理与脱硫系统升级改造工程通过验收,确保烟气二氧化硫排放浓度降至每立方米400毫克以下的新标准。

已建成的2条砷碱渣无害化处理生产线,年处理能力5000吨,已累计处理自产的砷碱渣约2万吨。“我们的废渣处理最近又攻克了新的难题,这项新技术已经通过专家论证。”锡矿山闪星锑业公司锑冶炼厂技术负责人介绍,这项新技术可降低处理成本,而且生成物很安全,可直接用于制砖等。

冷水江市环保局污防股股长代枝兴介绍,目前锡矿山地区保留的锑冶炼企业均已进行技改和脱硫设施建设,共建成含重金属废水处理站12座,涉重金属企业废气、废水100%得到有效治理。

■链接

省“一号重点工程”全力推进

为推进湘江保护与治理,省“一号重点工程”于2013年起实施。

2015年底,第一个“三年行动计划”顺利完成,共实施2114个整治项目,基本堵住湘江干流污染源头。

2016年,第二个“三年行动计划”起步,整体目标是实现“四个全面,一个好转”:全面深化工业企业污染整治;全面推进干流和主要支流两岸城镇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全面实施流域内各县市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全面完成重点区域企业搬迁、关停和遗留固废治理。最终实现湘江水质全面好转,干流和主要支流稳定在三类以上,其中优于二类以上水质断面增加30%以上。

目前,各项治理有力有序推进,去年实施了628个整治项目。

目前,湘江流域县以上城镇生活污水和垃圾无害化收集处理设施实现全覆盖,处理率分别达到93.3%、99.2%;关闭淘汰涉重企业1182家,加快解决株洲清水塘、湘潭竹埠港、衡阳水口山、娄底锡矿山、郴州三十六湾等地一批历史遗留污染问题;湘江流域有农村区域的68个县市区全部启动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湘江保护和治理取得初步成效。2014年以来,湘江水质总体为优,干流18个省控断面水质连续达到或优于三类标准,5种重点重金属污染物浓度总体呈下降趋势。2016年,湘江干、支流42个断面有40个水质达标,其中干流18个省控断面水质达到二类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