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卡清算市场放开银联垄断不再 刷卡今后更便宜

06.11.2014  09:39

银行卡清算市场垄断破冰,谁将成为下一个银联?

  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放开银行卡清算市场,符合条件的内外资企业均可申请在我国境内设立银行卡清算机构。

  “越开放、越竞争,价格会越低,服务会越好。”业内人士认为,银行卡清算机构引入竞争,商家将能有更多的选择,费用负担将会减轻,消费者也终将受益。

  消费者:刷卡费率降低

  随着银行卡清算市场的放开,中国银联“一家独大”的格局将被打破,国际大牌信用卡维萨、万事达、运通等无须再印有银联标志,可以独立在中国商业市场上运作。 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第三方支付牌照的放开,支付宝、易宝等各种“宝”的快速发展,将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便利。

  “越开放、越竞争,价格会越低,服务会越好。”易宝支付CEO唐彬说,放开市场,让不同的银行卡清算机构充分竞争,那么未来的服务将更有特色、价格也将更亲民。例如,2011年国内开始发放第三方支付牌照后,第三方支付市场迎来了大发展,从电商购物到订购机票到生活缴费,消费者得到很多便利和实惠。

  银行卡清算机构引入竞争,商家将能有更多的选择,费用负担将会减轻。例如国内百货、超市、餐饮业等银行卡消费的手续费在0.38%至1.25%不等,如果手续费能大幅减少,企业负担能够减轻,消费者也终将受益。

  商户:面临更多选择

  “如果政策能顺利迅速地实施,对行业来说是一件好事。商户和用户将享受更优质更多样的支付清算服务。”唐彬表示。

  三湘都市报记者了解到,如果没有“银联”,消费者持某一信用卡去对应商户消费,除了支付所消费的商品本身金额外,只需要向发行这张信用卡的机构支付这一笔汇划费用即可,而这笔费用往往可以得到返扣、优惠而抵充。

  然而,银联的存在使得汇划变成了两次(商户与银联的汇划支付,银联与信用卡发行机构的汇划清算),这多出的一笔汇划费最终还是持卡者承担。

  对于银联一家独大局面被打破,易观国际分析师李烨认为,市场加入竞争者,银联有了竞争对手后,收单市场价格或将因此改变。

  据悉,目前收单市场的手续费发卡行、收单机构、银联按“7∶2∶1”分成,一旦出现新的收单机构,银行卡收单市场价格体系将被重塑,分成比例可能出现调整。

  猜想

  或将孵化下一个“银联”

  不久前,央行支付结算司副司长樊爽文曾公开表示,目前中国的人民币清算市场上只有中国银联一家清算机构,不久会有第二家、第三家,国外转接清算机构也会陆续进入中国。那么,谁最有可能成为下一个“银联”?

  其中属支付宝和工商银行呼声最大。在线上市场,支付宝通过与各家银行实现直连,已经建立了线上清算通道,实际上已经是线上“银联”。而拥有最大线下收单业务的工行可能成为清算组织的呼声也很高。

  不过更多的业内人士分析,第二家银联短期内出现的可能性不大。“国务院的决定更多只是对外的一种开放表态,并不意味着短期市场即会出现一个新银联。”

  记者手记

  “破冰”后要避免内耗

  通联支付长沙分公司总经理唐献良指出,清算市场放开早有预期,只是这次确认的时间来得比预期的快。

  虽然开放银行卡清算市场还没有具体细则,对外资机构有什么要求也未明确,不过根据WTO对中美电子支付服务案的裁定,中国将在2015年8月29日前开放人民币转接清算市场,即开放其他卡组织进入中国市场。那么,在国外清算机构进来之前,先对内资开放清算机构无疑是水到渠成的。

  对于打破银联的垄断,外界实际呼吁已久。开放清算市场后,或者拆分银联,或者增发清算牌照。只有在推动国内支付清算市场良性竞争的同时,避免恶性内耗,才能实现真正的开放。




(稿源:三湘都市报)
(作者:记者 蔡平)
(编辑:黄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