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位金融挂职干部履职百日畅谈:补齐湖南金融“短板”

17.10.2016  22:36

18位金融挂职干部履职百日畅谈:

补齐湖南金融“短板

湖南日报记者 陈淦璋 李伟锋

一次性从中央金融单位引进18名金融专业人才来湘,担任金融副市长或其他相关职务。这样的大魄力与大手笔,在湖南尚属首次。

10月14日,全省金融工作座谈会在长沙召开。这18位金融挂职干部坐在一起,就如何补齐湖南金融“短板”,畅谈今年6月底抵湘上任以来的工作思路和努力成效。

挂职百日

7月刚到岳阳就赶上抗洪,接下来又是重大项目推进,各类事项一波接一波,政府的工作节奏确实比预想的要快很多。”岳阳市委常委、副市长胡小闽对记者说。1974年出生的胡小闽,此前担任中国进出口银行稽核评价部副总经理,也是这次来湘挂职的2名女干部之一。

常德市委常委、副市长任晨的百日体会,与胡小闽相似。“工作虽忙,更让人有使命感。常德高度重视金融发展,这次党代会文件里提到金融发展的字眼就有80多处。”同为挂职干部,任晨来自中国银行湖南省分行。

加快从“业务型”干部向地方“行政型”干部的转变,正是18位金融挂职干部的心路历程。他们中14人有经济管理、金融、工商管理等专业学科背景,绝大多数都长时间从事金融管理工作,都是专业对口、经验丰富的业务骨干。

当然,对于千里迢迢来到湖南挂职的干部,总有些方面需要适应。长沙市委常委、副市长付胜华,此前在中国交通银行预算财务部任副总经理。在上海生活20年后再到长沙,饭菜口味突然变辣,他一时半会还适应不了。

把脉“短板

金融是湖南发展的一块“短板”。从中国农业银行来到地方,邵阳市委常委、副市长杨德平看得精准:至9月末,邵阳各项存款余额2397亿元,但各项贷款余额仅1025亿元,存贷比42.7%,等于是资金净流出,金融信贷作用还有很大潜力可挖。

我省金融发展不平衡,邵阳固然比不上长沙。但即使是长沙,金融工作也值得反思。今年上半年,长沙实现金融业增加值262亿元,占GDP的比重超过6%,也是金融驻湘机构总部的聚集地。长沙市委常委、副市长付胜华告诉记者,成绩背后,要思考2个更深层次的问题,一是如何发挥好长沙在全省金融改革发展中的首位作用,二是把准长沙金融业的短板。“目前来看,长沙融资结构不合理、各金融聚集区特色不够鲜明、金融机构发展不平衡、金融创新不突出这4个问题比较明显。”他告诉记者。

熟稔资本市场的中信证券经发管委个人客户部执行总经理张新青,这次来湘担任省政府金融办副主任,更对我省发展资本市场提出针对性建议:“目前我省的重点上市企业后备资源库有企业331家,改制的才146家,不到一半;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万家,改制的比例就更低了。这就是要突破的重点,也是实实在在需要去做的事。

各显本领

现代金融,不仅仅是存贷款,更需要多种手段拓宽融资渠道。

付胜华在交通银行的资本融资等工作经验,有了用武之地。他现在谋划的是与上海证券交易所积极对接,通过“单一主体的道路桥梁资产+零碎现金流资产证券化方案”,盘活长沙市城投集团的政府存量资产。而未来,还将进一步探索存量资产纳入政府采购、PPP等创新形式的资产证券化。

中国光大银行海口分行南沙支行行长施金晨,是18位挂职金融干部中唯一的“80后”,此次担任株洲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兼天元区副区长)。他介绍说,光银国际已经在香港首发了株洲城发的境外债,3亿美元,3年期,也是我省首支境外债。

走县市、忙调研,岳阳市委常委、副市长胡小闽告诉记者,依托城陵矶港,岳阳要加快外向型经济和现代物流产业发展,正好与中国进出口银行有合作对接的空间,今年内双方将召开高规格的合作签约。

2年挂职时光不能虚度,我们要做好地方金融发展的建设者、与中央金融机构的联络员、地方招商引资的代言人。”永州市副市长刘鹏(来自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发展部)的发言,道出了18位金融挂职干部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