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市金洞林场成立60周年发展回眸

01.12.2014  19:23

  红网永州站12月1日讯(通讯员 陈建军 刘福华) 翻开湖南的版图,在美丽的湘南山区,镶嵌着一颗璀灿的明珠,绿色是她的旋律,生态是她的基调,靓丽是她的容颜。这里空气清新,群山耸峙,溪河纵横,绿意盎然。她就是“全国四大示范林场、全国科技兴林示范林场、全国国有林场十大标兵单位”—永州市金洞林场。沐浴党的阳光雨露和改革开放的春风,跟随伟大祖国母亲的脚步,她已经走过了整整六十个春秋。六十年风雨兼程,六十年艰苦奋斗,六十年励精图治,六十年春华秋实。当初的“小家碧玉”已成长为如今的“大家闺秀”。走在63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我们能清晰地感受到青山绿水迸发的无穷活力,能深切体会地到一代代林场人用他们不屈不挠的创业精神,在大山里在丛林间在秀水上,谱写出了一曲曲“后发赶超、绿色崛起”的动人乐章.......

   一部风雨同舟的创业史

  “没有住处搭草棚,没有电灯点桐油,逢山开路靠双手,遇水架桥风雨走”老一辈林场工人说起那段艰辛的岁月,脸上仍洋溢着动人的自豪。金洞林场始建于1954年,场部设在金洞镇,因此得名“金洞林场”。计划经济时代,林场实行“场乡合一”管理体制,下辖六乡一镇,6个分场2个工区,只有5名共产党员和50多名林业工人。艰苦恶劣的自然条件没有挡住创业者的雄心壮志,他们凭着一颗颗赤诚的心,一双双勤劳的手,全心全意扑在党的林业事业上,团结带领林区群众干事创业,到1975年累计营造杉木人工林20余万多亩,阔叶林14.5万亩,楠竹5万亩、经济林3000多亩,让昔日的荒山披上了绿妆,赢得了原零陵地区“消灭荒山第一场”的美誉,为日后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回看那段光荣历史和艰辛岁月,他们“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精神,已然成为金洞的宝贵精神财富,激励着新一代林场人不断奋发前行。

   一幅绿色发展的崛起图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1981年,金洞林场渐进收获期,通过抚育间伐、分类经营,大力培育大径材,林木总蓄积量达到200万立方米以上,年均采伐杉原木10000立方米,年均收入600多万元,逐渐过上了“红火日子”。林场机构不断健全,干部职工队伍稳步壮大,林区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大为改观,文化、教育、卫生各项事业一步步走上快车道。然而好景不长,由于林业产品单一,受市场经济的影响,木材行情一路低迷,林场发展一度举步维艰。为摆脱困境,1999年,林场决策层反复征求意见、层层开展调研,大刀阔斧地推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全力攻克“产品结构单一、基础设施滞后、管理体制陈旧”顽疾,唱响“改革发展”进行曲:改革劳动人事、分配制度,实行干部能上能下,职工能进能出,工资能高能低,彻底打破铁饭碗;改革山林经营机制,统分结合,发展多种经营和家庭式林场,增加社会投入,提高经济效益;深化产权制度改革,促进资产增值,充分吸收、借鉴外地先进经验,提出“打绿色品牌,做山水文章,创生态效益”的经济发展思路。一石激起千层浪,金洞人重新找回了自信,林场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2001年林场20万亩工业原材料基地作为永州市十三大特色基地立项了;2002年仅用了53天就全面完成了总投资600万元的“金洞漂流”规划和建设;2003年与湖南岳纸集团签下了总投资2800万元的5万亩造纸工业原材料基地合作协议。产业结构调整给林场发展指明了方向,带来了勃勃生机,林业的龙头示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逐步形成以杉木为主的商品用材林、以马尾松为主的工业原料林和以阔叶林为主的生态公益林三大树种竞相发展的产业化格局,金洞林场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春天”。

   一曲科学发展的奋进歌

  时间的脚步跨入新世纪的2006年,金洞林场乘着改革的春风,正扬帆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但他们没有止步不前,林场党委经过深思熟虑,决定组建金洞管理区,进一步打破体制管理上的“瓶颈”,多方努力终于开花结果,同年8月,经省委、省政府批准设立金洞管理区,保留金洞林场牌子,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管理体制。体制改革激活一池春水,解决了多年来制约金洞发展的“瓶颈”问题,逐步建立起一个政企分开、职能配套、权责对等、事权与财权统一、行政与司法相对独立的“新金洞”。体制改革成功促进了林场的各项事业蒸蒸日上,林业、水电、旅游、矿产等四大支柱产业强劲发力:全场森林总蓄积达到28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90%以上,年产木材10万立方米,年林业收入近5000万元,“长江防护林、森林经营试点县区、造林直补试点县区、国家战略储备材基地、国家珍贵树种基地”等项目均落户金洞;全场在建和建成使用的大小电站33座,年发电量10亿度,年创产值2亿元以上;以金洞漂流为龙头的生态旅游蓬勃发展,年接待游客6万人次以上,带动相关产业增加产值1000余万元;矿产资源得到合理、有序利用,石材、高岭土开发起步良好;“一乡一业”的特色种养业竞相发展,“百草堂”万亩药材基地、“野猪豪猪”养殖基地、珍稀茶花培植基地,开创了“公司+基地+农户”发展的新模式。林区基础设施日新月异:近年来累计完成公路改造424公里,实现了乡乡通公路、村村通水泥路的目标;林区通讯信号实现全覆盖,农村电网工程完成73个村,城网结构不断完善;小农水项目共完成投资7000万元,人畜安全饮水工程稳步推进,解决安全饮水人口2万余人;林场所有中小学危房基本得到了有效改造,“两基”教育成果不断巩固;广电“村村通工程”全面实施,全区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100%;以养老、失业、医疗三大保险和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为主体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确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参合率达到95%以上;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城镇和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了22965元和6215元。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被誉为永州市乃至全省的“稳定绿洲”,陆续获得“全国百佳国有林场、全国绿化达标单位、全国科技兴林示范林场”等殊荣。

   一首和谐发展的进步诗

  从最初的白手起家到现在的繁荣发展,从最原始的破土开荒到现在的科学经营,从单一的“杉木”经济到现在的产业齐头并进。弹指一挥间,金洞林场已经走过了60载风雨岁月,看如今的“新金洞”,似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展现在我们面前。

  “林场的发展是一部艰苦创业的宏伟巨制、是一首同心同德的光荣史诗,更是一曲可歌可泣的华丽乐章”金洞管理区(金洞林场)党委书记王小波豪情满怀,掷地有声。“我们要继续坚持'生态立区、产业兴区、开放活区、科教强区'的战略不动摇,努力打造'魅力金洞、小康金洞、智慧金洞、幸福金洞'”!

  打开金洞的发展规划,“新金洞”的美好形象跃然纸上:总投资3个多亿的“木新”二级公路建设正如火如荼的进行,21条四级公路,9条乡级公路,87条村级公路将构筑起金洞林区的“大动脉、大循环、大交通”体系;保护和治理好穿城而过的金白河,构建起南北相通、东西相连的农田灌溉网络和“十里画廊”;利用丰富的山水资源,以金洞漂流为龙头,以国家森林公园为依托,带动生态旅游、红色旅游,实现“大旅游、大公园、大生态”目标;以“创卫”为契机,全力推进金洞城区防洪大堤和沿江风光带建设,建设巩固好投资2400万元的自动化垃圾处理场,提质改造城区安全饮用水工程,全面创建“文明卫生城区”,形成“商业、休闲、生活、产业”等功能区,把金洞打造成为独具一格的“山水新城,人间胜境

  忆往昔,激情荡漾,展未来,信心倍增。8万多名林场儿女正以艰苦创业的斗志、昴扬进取的热情、团结拼搏的干劲,踏着“绿色引领、跨越赶超”的主旋律,齐力协力共同奔走在建设“魅力金洞、小康金洞、智慧金洞、幸福金洞”的大道上,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个“生态完备、事业进步、和谐稳定”的“新金洞”一定会玉立在我们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