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市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全面提速
郴州市共有水库1087座,总库容112.9亿立方米,这些水库在防洪、抗旱、灌溉、供水、发电、生态环保、旅游等方面发挥了巨大效益。然而,大多水库建成于20世纪60年代前后,受自然地理及建设初期经济、技术等条件限制,加之山洪、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频发,部分水库损害严重,甚至长期带病运行,严重威胁水库下游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2012年以来,郴州市抢抓国家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机遇,以水利建设三年行动为载体,强力推进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三年累计投资4.97亿元,287座中、小型水库成功摘掉“病险”帽子,顺利通过省、市、县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的竣工验收和财政部、水利部的绩效考评,切实解决了困扰人民群众的安全隐患,提高了水库的蓄水能力,增强了工农业生产、生活的用水保障,被当地干部群众誉为真正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
一、尽职尽责高位推动。作为党和国家高度关注的民生问题,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一直受到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和支持,被列入“为民办实事”和“民生100工程”,并纳入县市区政府工作目标进行绩效考核。市水利局在每年年初的全市水利工作会议上都要对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将任务细化分解到各县市区,同时签订目标责任书。各县市区均成立了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水利、财政、发改部门任副组长,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领导小组,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工作机制。
二、抓早抓实前期工作。一是早规划。我市高度重视项目前期工作,从2008年开始,就积极做好项目规划工作,当年即争取到12座中型和43座重点小Ⅰ型水库列入“全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三年专项规划”;2010年,又争取到55座小Ⅰ型水库列入“全国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规划”,209座重点小Ⅱ型水库列入《全国重点小Ⅱ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规划》,443座一般小Ⅱ型水库列入《湖南省一般小Ⅱ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规划》,共争取到762座水库列入除险加固规划,项目规划立项资金达15.6亿元。二是早落地。规划任务落实后,及时开展病险水库安全鉴定(认定)核查、初步设计及复核、审批工作,为项目争取国家资金及项目落地创造条件。三是早开工。在项目计划下达前,采取超常举措,打破常规,特事特办,提前做好开工准备。有除险加固任务的水库提前腾空库容;有备料需要的单位提前与供货商签订供货协议,备好施工材料;有地方矛盾的及早做好协调;需要招标和财评的,程序不减,要求不降,加快完成项目招投标程序。全市已实施的水库除险加固项目100%按时开工。
三、从新从严建设管理。建设管理过程中,郴州市在严格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四项制度”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针对除险加固工程建设任务重,有效工期短的实际,创造性地推行“三三”建设管理模式,即在工程进度、质量、安全控制上实行“三统一”,在督查、奖惩、通报上实施“三联动”,在试点、重点、亮点上实现“三齐抓”,有力推动工程进度的同时确保了工程质量,有效防范了安全事故的发生,为工程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针对小型病险水库工程小、分布广、施工难的特点,积极推行以县级为单元的集中建设管理模式,有效提高了项目的组织实施效率。在资金管理方面坚持专户储存、专款专用,实行分项核算,封闭管理,实现了工程安全、干部安全、资金安全“三个安全”的目标要求。
四、保水保安普惠民生。近十年来,郴州市水利局已累计投资近20亿元,先后完成508座水库除险加固,约占市水库总量的47%,恢复库容1.89亿立方米,提高约30%的蓄水能力,新增灌溉面积10.98万亩。除险加固后的水库坝体质量、防洪能力、供水能力等技术指标均达到了规范要求,安全隐患得到消除,蓄水能力和防洪标准明显提高,经受住了多次强降雨的考验,近三年无一垮坝现象。灌区的水利基础设施和运行管理条件大为改善,灌溉用水保证率大幅提高,有力促进灌区经济结构调整和农业生产发展,水库的防洪、供水、生态和发电等综合效益显著。今年,郴州市水利局又有15座重点小型水库被列入新一轮国家新出险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计划, 加上原来规划内剩余的303座水库,在今年年底前,全市还将全面完成318座水库除险加固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