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市压缩“三公”不遗余力

22.10.2014  23:10

  本报10月21日讯(记者 白培生 通讯员 陈文军 廖小元)“自从有了公共租赁自行车,我的生活变得更方便了。”10月19日,正在郴州市五岭广场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取车的市民邱大志高兴地说。据了解,今年以来,郴州市大力压缩公务接待、公务用车、公款出国(境)等“三公”经费,留出更多资金用于民生项目,其中投资618万元建设的市城区公共租赁自行车系统,就是今年7月建设的一项惠民工程。

  在年初预算中,郴州市将各市直预算单位公务接待经费支出额度,按去年实际发生数压缩20%安排,共压缩经费3000万元。此前,该市已连续7年实现公务接待费零增长。公车支出方面,今年市财政在年度预算中不安排车辆购置资金,仅这一项就压缩经费400万元。同时,通过清理清退超标超编公务用车110辆和违规借(换)车辆49辆,核减公车维修费720万元。

  郴州市还就市直机关差旅费、会议费、培训费、外宾接待经费等出台管理办法,给公务开支戴上一道“紧箍咒”。今年1至9月,全市“三公”经费支出下降22.09%,其中市本级“三公”经费支出下降37.53%。

  在大动“三公”开支“奶酪”的同时,郴州市不遗余力做大民生“蛋糕”。今年1至9月,全市涉及民生的支出达到152.9亿元,同比增长12.7%。为继续实施好“民生100工程”,今年该市各级财政筹集60多亿元,投入101项民生工程建设,涉及富民增收、宜居安居、交通通畅、社会保障、扶贫解困、全民健康、便民服务等方面,在更宽领域、更高水平上实现保障和改善民生。

  目前,今年郴州市已发放城乡低保补助资金5.61亿元,惠及36.7万困难群众;完成住房保障支出7.3亿元;累计救助大病患者1.83万人次,发放救助资金7287.51万元。

[编辑: 徐攀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