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交通建设史上“6个最” 挺进省际枢纽城市

15.01.2015  10:17

  湖南日报记者 邓明 白培生

  通讯员 欧群孟 刚夫

  岁末年初,郴州各大汽车卖场人来人往,看车的、买车的络绎不绝。一家4S店的销售员小冯说,上个月在她手上就卖了10台车。

  汽车销售火爆,折射出郴州交通巨变。宜章县平和乡学校校长曾拥军说,路好走了,买车的自然多了。前年高速公路通到乡里后,学校已有9个老师买了新车。

  路畅人欢,行走郴州城乡,令人心旷神怡。

  从“三年大会战”到“三年大建设”

  “船到郴州止,马到郴州死”。这句顺口溜,是过去郴州落后交通的真实写照。

  郴州交通底子薄,路况差、等级低。郴州市交通运输局局长周范平说,到2009年,郴州境内只有1条京港澳高速公路和2条等级较低的国道。全市11个县市区中,有4个乘车到郴州市区要3个小时以上。

  交通,成为郴州发展的一大“瓶颈”,亟须破除。

  2009年,郴州打响交通“三年大会战”。2012年起,以更强力度、更高标准、更大规模,实施交通“三年大建设”。

  “郴 州交通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要实现5大转变,即由一般性节点城市向枢纽城市、平面单向交通向立体综合交通、多极粗放管理向综合精细化管理、注重城市交 通现代化向农村公路网络化、集中突击式投资向规范常态化建设转变。”在全市交通大建设会议上,郴州市委书记向力力语气坚定地说。

  为 快速推进交通建设,郴州把公路建设的责任主体、财权、人事权下放到各县市区政府,把交通纳入年度综合绩效考核,并由市财政对干线公路项目给予定额补助。这 样,极大地调动了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交通建设由过去“交通部门演独角戏”,变成了“党委政府挂帅、交通部门牵头、财政部门筹资、相关部门配合、社会广泛参 与”。

   创造交通建设史上“6个最”

  一石激起千层浪。过去“要我搞交通”,现在是“我要搞交通”。

  “有一段时间,办公室里坐满了各县市区来申报项目的人。”郴州市交通运输局计划基建统计科科长胡希林告诉记者,市里“十二五”规划原来定的公路建设项目是16个共408公里,后来调增了15个项目330公里。

  工作热情上来了,公路项目增加了,钱从哪里来?

  郴州创新观念,在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和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建立交通建设投融资平台,采取“向上争、政府投、银行贷、招商引、社会捐”等渠道,多方筹集资金。

  融资、投入、产出,还款、再融资、再投入……在这样的良性循环下,交通建设资金有了“蓄水池”和“调节器”。目前,郴州市县两级平台融资已达150亿元。

  破 解了资金难题,郴州甩开膀子干起来,创造了交通建设史上“6个最”,即项目开工数最多、建设规模最大、建设速度最快、完成投资最好、地方积极性最高、筹融 资渠道最广。2012年3月开工建设的郴永大道,全长31公里,总投资21亿元,仅一年半就完工,创造了交通建设“郴州速度”。

  近 3年来,郴州共投资近400亿元,建设交通项目2398个,建成公路总里程2742公里。目前,其境内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576公里,一、二级公路总里程 达到1400多公里,居全省第一;100%的乡镇和99.36%的行政村通了水泥(油)路。同时,完成公路通道绿化9900公里、亮化2452公里。

  现 在,郴州建成了京港澳、衡武、岳汝、厦蓉、宜凤“三纵两横”高速公路网,以及“八纵八横”干线公路网络、四通八达的农村公路网,形成了郴资桂、郴永宜“大 十字架”城镇群区域半小时交通经济圈,市域内一小时交通经济圈,连接长株潭、珠三角、海西、成渝等经济板块三小时交通经济圈。

  郴州,从交通“节点”城市昂然挺进省际枢纽城市。

   一条路就是一条经济带

  路通,则人气旺;人气旺,则经济活。有着良好区位优势的郴州,因为叠加了交通优势,发展如虎添翼。

  “一条路就是一条经济带。公路延伸到哪里,经济就‘旺’到哪里。”郴州市委副书记、市长瞿海告诉我们,交通大建设拉近了郴州与外面世界的距离,带动了城市、产业大发展,郴州成为湘南承接产业转移首选地、旅游观光目的地。

  多个国家级、省级、市级产业园区在郴州干线公路沿线安营扎寨,大批企业纷纷落户园区,形成了“公路通道”新生经济增长带。

  位于郴州大道附近的郴州高新区,10年前还是一片荒芜之地,如今已聚集企业200多家,2014年技工贸收入突破1000亿元。在同一条“经济带”上的郴州经济开发区,金箭焊料、三九南开制药、伟晟电子等企业在这里茁壮成长。

  郴州大道、郴永大道建设,将资兴、桂阳、宜章、永兴与郴州城区紧紧联结在一起,形成以郴资桂为东西向、郴永宜为南北向的“大十字”城镇群。

  交通建设带来的“红利”,不仅在城市随处可见,一些偏远小山村也获益匪浅。桂阳县和平镇太平村盛产优质蔬菜,以前交通不便销路不畅,前两年修好通村公路后,广东一家蔬菜公司来村里签订单收购,如今村里家家户户种菜赚钱。村民们说,一条路改变了他们的生活。




(稿源:华声在线-湖南日报)
(作者:邓明 白培生)
(编辑:王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