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里帮忙建新房,乐和互助暖心房
经过两年时间,长沙县“乐和乡村”试点建设成效初步显现,村民投身公共事务热情迸发,建设出了美丽家园。 资料图片
实现了安居梦,李柱磊感到很幸福。曾诗怡 摄
星沙时报/星沙新闻网11月26日讯 (记者 李文婧 )11月下旬的长沙,寒意十足,但对于居住在长沙县春华镇金鼎山村大塘组的村民李柱磊来说,他的心里却是暖暖的。看着自家的房子一天天完工,他脸上的笑容也是越来越多。
“太高兴了,这辈子都不会想到能住这么好的房子。”2013年,乐和乡村建设项目进驻长沙县,今年上半年,他所在的大塘组成立乐和互助会,推行“三事分流”,鼓励邻里互助,乡亲出力帮他建好了新家,圆了他原本难以实现的“安居梦”。
房子漏雨坐一整夜
他多次抹泪
建好的新房里,5间宽敞亮堂的房间前一天刚安好门窗,李柱磊正在打扫安装留下的垃圾。说起这些年的艰难,这个朴实的中年汉子忍不住悄悄抹泪。
由于家境困难,父辈建的土砖房他一住就是40年。房子年岁已久,承重墙都已有了裂缝。
“今年上半年雨水多,有天晚上下暴雨,我和堂客在床边坐了一晚上。”看着墙泥混着雨水流到家里,李柱磊只希望待天晴将屋瓦检盖一下,但他知道,房顶因年久失修,人已无法上去。
李柱磊曾多次想要申请危房改造,希望借助政府的帮扶政策来改善居住环境,但毫无积蓄的他倍感无奈。
“不敢奢望建房,女儿在外读书,再为难也不能少她的读书钱呀!”说到此,李柱磊用那双粗糙的老手,黯然地抹着泪花。
“乐和”产生蝴蝶效应
邻里伸手帮助
很快,这件事情就在邻里间传开了。了解情况的组长李刚、乐和互助会会长柳建立商量后,互助会骨干成员集聚起来召开互助会商议此事。
作为2013年6月长沙县引进公益组织北京地球村的乐和理念,首批实施“乐和乡村”示范村建设项目的春华镇金鼎山村,首先在龙顾组成立互助会,开展了乡村环境治理。而这就像“蝴蝶效应”里那只扇动翅膀的蝴蝶,“乐和”理念逐渐开始深入人心。
“今年年初,我们组也成立了互助会。”作为大塘组的乐和互助会会长,柳建立盼望本组也像龙顾组一样能够“一家人、一条心”。说服李柱磊建新房,并帮他实现愿望便成了大塘组乐和互助会凝聚人心的首要工作。
不久后,大塘组召开乐和代表大会集思广益,由李刚、柳建立负责拿出房屋设计方案及预算,安排大家义务出工,另外,实际建房过程中如果资金不够,大家再合力筹集。随后,互助会发动组员捐资1万多元,同时,金鼎山村支部书记李建新接到李柱磊提交的关于旧房危改申请书后,商议决定再解决小部分资金。最终,争取到项目资金4万元,协调各方支持6吨水泥,发动部分党员同志捐资4千多元。
这让一直打退堂鼓的李柱磊充满干劲。十几个村民带着草帽、手套花了一上午时间,帮他拆掉了岌岌可危的旧房子。为了让李柱磊放心,柳建立还充当起了李家“主心骨”的角色,建房期间来查看建设进度。如今新房建成,村民们又前来帮他打扫。
一边打扫,李柱磊还时不时抬头看看新家的样子,眉眼里都是笑意。“年前就能搬进来,过个温暖舒服的年,想想都觉得很好。女儿早就定了左边的那个房间了!”
成绩单
三事分流
探索乡村治理新模式
2013年5月,长沙县正式引入北京地球村环境文化中心“乐和”理念,在全县5个社情民意相对复杂的村,启动了第一批“乐和乡村”示范村建设试点工作,2014年扩大到25个试点村,今年进一步将试点村扩大到48个。
经过两年时间,长沙县“乐和乡村”试点建设成效初步显现,村民建设家园和投身公共事务热情迸发,呈现了“三事分流、民主议事、义务投劳、群策群力、互帮互助”的新风尚。初步建成了“社会共治、经济共赢、生命共惜、价值共识、环境共存”五位一体的美丽乡村,较好地实现了公共事务众人管、社会正气众人扶、和谐项目众人建、乡村文化众人兴的良好发展局面。
截至目前,相关试点村先后成立了174个村民互助会,推选1300余名乐和代表,发展800名乐和志愿者。开展乐和宣讲会、国学讲座、文艺晚会等400余场,召开互助会、联席会1500余次。义务投工投劳11000个,筹集公共资金609.364万元,开展了200多场各类农村实用知识培训,为乡村增添了新的活力 。
[编辑:王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