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价签猫腻,就要认死理

18.12.2015  08:51

  星沙时报/星沙新闻网12月18日讯

  在日常生活中,不少人都遇到过价格标签标错的事儿,不较真吧觉得吃了个暗亏,较真吧貌似又不是个事儿,拉不下脸计较。你也许会觉得这家店员太马大哈了,可是,价格标签标错,真的只是有个“马大哈”这样简单吗?

  放眼那些标错了的价格标签,为何普遍是标低了让你加钱,而不是标高了退钱给你呢?这就是有猫腻了,其中暗藏的是“涨字诀”。遇到这种情况,一部分消费者要不就是没有发现,要不就是嫌麻烦,钱也不多就不追究了。也会有一些细心的消费者在结账时发现猫腻,想退货或换货,但又禁不起面子薄,怕被身旁他人看成是买不起遂作罢。较真的消费者寡,一些商家的胆子就大了。

  其实,价签猫腻涉嫌不明码标价、甚至是诱骗消费者进行交易。国家物价局规定,价格标签填制、变换、销毁,要有商店专职或兼职物价员统一负责。价格法第十四条规定,“经营者不得有下列不正当价格行为: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因此,价签存猫腻,属不正当价格行为,不能轻视之。

  笔者认为,要对付价签猫腻,需要“认死理”的消费者以及媒体的关注监督,同时也需要相关监管部门依法对其挥下“带刺”大棒。只有消费者都愿意较真,让玩猫腻的商贩受到法律制裁,让其为自己的“小聪明”付出代价,只有相关监管部门将监管落实到位、严查严罚,市场竞争才能更公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才能实实在在地得到保障。

[编辑:王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