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8090】逐梦鹏城 湖南青年“深圳故事”

14.02.2015  12:15

   编者的话

  《青春8090》栏目推出以来,以清新的文风,独特的视角,刻画了一个个生动的青年形象。

  春节即将来临,我们将目光投向在外打拼的游子们。这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他们大多数是8090,尽管生活在他乡,骨子里的血液依然涌动着湖湘“不怕辣”的基因。

  深圳这座年轻的城市,聚集着数量庞大的外来务工人员,光湖南籍的青年就有230万。湖南日报记者奔赴深圳,选择了几个代表采访,他们当中有“混得好的”,也有“混得一般”的。不同行业,境遇不一,唯一的共同点就是他们都还年轻。

  我们以集纳的形式,将这些年轻的故事展现开来,想告诉在外的游子们:我们虽未相识,但近似神交。快乐生活,是我们对你们许下的第一个新年愿望。

   越公益越快乐——

   她总是笑意盈盈

  向媛芬

  湖南日报记者 张权

   【名片】

  向媛芬,女,1989年出生,株洲人。2010年亚太区青年领袖代表,2013年底发起创办个人品牌“向羽工作室”,致力公益文化传播和公益品牌策划,现任深圳市慈善会·首彩爱心慈善基金管委会主任。

   【故事】

  快乐最常见的表达方式就是笑。

  和向媛芬的接触交流中,这个26岁的女孩一直笑容可人。

  在深圳这座城市,她算是不大不小的名人。她管理运营的首彩爱心慈善基金在业内说不上“名头最响”,但她无疑是年纪最小的“掌门人”。和《杜拉拉升职记》等类似的戏剧故事一样,向媛芬也是在无意中帮老板解决了一个头痛的问题,然后引得老板“三顾茅庐”邀其创办管理一个慈善基金会。

  对于这段机缘,她笑言,她在大学就担任过学校义工联合会理事长,管理过7200余名在校志愿者的庞大队伍,组织参加自闭症研究会、高交会、文博会、F1摩托艇世界锦标赛、中国杯帆船赛等各种志愿服务,是标准的“五星级义工”。“没有这些历练,杜拉拉式的好运是不会从天而降的。

  在向媛芬看来,做公益就是件快乐有趣的事。她和她的团队建官网、微博、微信,今年她还准备从全国征集一些传播公益的优秀影片、视频,然后举办“全国公益影像盛典”活动,“争取以后打造成公益界的‘奥斯卡’”。

  既要将公益做到实处,也要做得快乐。这种人生信条,或许多少受她所学影响。

  大学四年,她学的是声乐,还未毕业便被行内知名的深圳音乐厅签下做主持。过去的2014年,她几乎是朗朗多场音乐会“钦定”的主持人。向媛芬自信地笑着说“我的出场费还不低”。

  “为什么不选择这条路,或许成就更大?”她还是笑着答:人生错过一段风景,就会看到另一道风景。

  四年间,她从新疆到北京,从内蒙古大草原到四川大凉山,从广东省外来劳务工群体到潮汕地区贫困家庭,再到5000米海拔之上的青藏高原,行程逾10多万公里,共筹集800多万善款,帮助500多名贫困家庭先心病患儿康复新生!

  孩子们叫她“大象姐姐”,家长们笑她是“实习妈妈”。

  她告诉记者,她看过最美丽的笑靥是那一张张术后“”生的笑脸,她最期待的是每一次期末考试孩子们发来的成绩单,她最难忘记的是孩子久别重逢后,扑入怀中的小小身影……

  真正让自己快乐起来的方法,便是帮助周围的人都快乐,那才是真正意义的心灵快乐。

   就图精神上满足

   义工就是我的生活

  邹燕

  湖南日报记者 彭彭

   【名片】

  邹燕,1980年出生,湖南衡阳人。2002年来到深圳,2009年开始当义工。她还在家里办了不收费的“燕子厨房”,食材客人自带,身在异乡的湖南人很喜欢来,已记不清接待过多少老乡。

   【故事】

  2月的深圳,暖阳明媚。邹燕坐公车加上转地铁总共花了将近2个小时,请了半天假,才从关外工作的公司赶到与记者约定的地方。

  当初孑然一身来到深圳的她,13年过去,现在已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一双可爱的儿女。没有变的是房子还是租的,出门还是公交。

  现在的邹燕,除了工作中的客服经理和家里的好妻子好妈妈,从2009年起还多了一个对她而言十分重要的身份——义工。

  因为做义工,邹燕牺牲了不少。因为要保证做义工的时间,她放弃了薪水更高的工作,陪伴家人的时间也少了许多。“义工等同于生活”,邹燕这样说。

  当了义工之后,邹燕把身边的不少朋友也发展成了义工。每周仅有一天的休息日,也几乎全部奉献给了义工。

  除了当义工,她还有一家不收费的“燕子厨房”,在深圳的不少衡阳人都知道。邹燕一家租住的一居室总是被老朋友、新朋友塞得满满当当。

  “燕子厨房”自2010年开张以来,成为不少湖南老乡相识和聚会的场所。总是老朋友带着新朋友,新朋友变成老朋友,大家一起带来食材,让邹燕做家乡菜给大家吃。邹燕也不知道家里到底接待过多少老乡,“燕子厨房”开张5年,她们一家4口人基本上就没有单独吃过饭。

  “当义工不图什么,也图不到什么,就图一个精神上的满足。”每周二晚上在深圳市里的义工培训,邹燕总是不顾路途遥远,从关外花费2小时赶来参加,雷打不动,“不去的话,心里面就空空的。

  11岁的女儿,在邹燕的影响下,现在也是持证的小义工。邹燕在讲台上给新来的义工培训,女儿就穿着小红马甲站在讲台边当助教,像模像样。邹燕说,现在每次义工活动,女儿都会主动要求跟着她来参加。

  邹燕在农村老家修了房子,她说再在深圳干几年就回湖南,义工会一直做下去。

  今年打算回老家过年的邹燕,本来好不容易买到了只要111.5元的回家专列的票,但是因为要在农历12月26赶回去喝一对新人的喜酒,只能又重新买票。

  这对新人,是邹燕在做义工时撮合的一对湖南老乡。现在这两个年轻人都是义工,并且请邹燕一定要参加婚礼。

  “浪费一张火车票,见证一场幸福,值得。”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