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贫困送走小弟 分离55年艰难寻亲

21.03.2016  11:17

送走小弟建伏,是在1961年的古塘街口

父亲早逝家庭贫困,无奈送走小弟;分离55年,哥哥姐姐最大的心愿就是找到小弟

由于小时候家人并没有合影照片,李文武提供了兄妹五人近期的一张合照。从左至右:二哥李义辉(音)、三哥李文武、五哥李羲辉(与小弟长得最像)、四姐李颂华、大哥李正辉。 受访者供图

这两天,李文武找到了“潇湘帮帮团”,希望通过媒体的力量,寻到小弟李建伏。李文武说,小弟现在应该58周岁,两岁时脸上长疖子留有一个明显疤痕,与五弟李羲辉长得很像,都是国字脸,清瘦。

如果有读者能提供有效信息,请通过“潇湘帮帮团”微信公众号,或拨打帮帮热线0731-85571188联系,也可以拨打李文武儿子的手机号码:15116222632。

潇湘晨报记者陈诗娴长沙报道

两个星期前,长沙市望城区居民李文武又一次来到长沙古塘街居委会,寻找失散55年的小弟李建伏,但可惜的是,这次他得到的结果,依旧是“查无此人”。

往事 家庭贫困,无奈送走小弟

家里共六兄妹,送走的是最小的弟弟建伏。”李文武介绍,最小的弟弟是1958年起伏那天出生的,取名叫“建伏”。家中原本条件并不差,还有几亩地,勤劳能干的李家父母带着五子一女还能勉强度日,但不幸还是发生了。1960年,父亲因长期劳累患病去世,家庭重担一下就压到了母亲身上,由于当时孩子都还没工作,为了能多赚点钱,母亲找了一份在绣厂当老师的工作,但靠这份工资养活一大家子很困难。无奈,家里决定送走一个孩子,几经商议,母亲决定送走最小的孩子。

李文武回忆,最后一次见到弟弟时,是1961年的古塘街口,那时,李文武也不过14岁,他记得,把三岁弟弟交给中间人时,因害怕弟弟哭闹,他用身上仅有的零钱,买了一把糖果,塞进弟弟的口袋。为了能让弟弟记得家人,李文武在弟弟的口袋里,塞进了一张写有家庭地址、出身年月的身份信息。李文武说,“小伢子年纪太小,怕他不记得家里人。

年仅3岁的弟弟,不知是年纪小,还是很懂事,分别的时候,没有哭闹,咧着嘴朝着哥哥笑着问,“哥哥,你什么时候来接我。”这成为两兄弟几十年来说过的最后一句话。李文武回忆道,几十年来,每次一想到这个场面,他心里就涌起一股心酸。接弟弟回家,让他认祖归宗,这成为李文武以及李家,半个世纪以来最大的心愿。

失联 联络方式中断,一家人失去联系

李文武记得,把弟弟交给中间人时,他并没与收养弟弟的那家人见过面,但中间人是亲戚,再三保证,为弟弟在古塘街找了户家境不错,也无子女的家庭,能让弟弟日子过得好。即便是这样,李文武还是与中间人再三交代,希望与弟弟的联系不要断。

送走弟弟后,李文武一家的经济状况仍很紧张,直到两年后,母亲提出想见见弟弟,李文武便再次拜托中间人去找下弟弟。这次见面,李文武也并没有见到弟弟,而是从中间人那里辗转打听到,弟弟的养父母并不同意两家人相互之间有联系,弟弟还告诉中间人,养父母把他带着的纸条撕掉了,并说,如果要联系,就不会管他了。由于家庭情况没有好转,李家人无奈放弃了见面和联系。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一家兄弟姊妹都逐渐走上工作岗位,家庭情况逐渐好转了,接回弟弟的想法越来越强烈,1990年,母亲因病去世,临终前,母亲拉着兄弟姊妹的手交代:“一定要把小弟找回来。”李文武告诉记者,母亲临终前没有见到弟弟,这成为一家人最大的遗憾。

寻找 寻亲闹过不少“乌龙”,始终没有放弃

李文武称,为了寻到弟弟,他们用过不少“笨方法”,在小电线杆上贴过寻人启事,托人到处打听,在寻亲路上也闹过不少“乌龙”。有一次,一位生活在湖北葛洲坝的胡先生找上门来,他的生日和小弟是一天,听周边人说起李家寻亲的事,胡先生想到自己也是从湖南被送出来的,两家人见了面,发现样貌有太大出入,因此作罢。李文武说,这些年来,对于大大小小的“乌龙”,家里人也习惯了,但每次只要听到与小弟有关的信息,还是会第一时间去见面。

最近,经过多番打听,李先生一家得知小弟养父母的一些相关信息,养母是古塘街居委会的王桂英阿姨,养父是航运局的大副,带着这些信息,李先生一家寻到了古塘街居委会,多方打听,居委会表示没有王桂英这个人,但有三个相近的名字,李家兄妹找到这三人一一核对,但身份信息全对不上,眼看这条线索断了,李文武不免有些难过,他表示对于小弟的愧疚感,随着日子一天天加重,而家里几个兄妹都上了年纪,一家人的心愿就是找到小弟,一家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