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沙时报连载《杨开慧》见报后 引发当地村民缅怀先烈之情

04.12.2014  09:41

 

  本报讯(见习记者 周佳艺) “缪本立同志,我已年逾八十有三,常常回忆起过去的事情,想起我们一家三代,想起开慧妹的惨死,也想起你父亲缪佩秋同志和开慧一起搞革命的情况。你父亲在世时,一定常常和你谈起那些难忘的日子。”缪新桂念着杨开智(杨开慧兄长)在1981年元旦给父亲缪本立的信件,满是唏嘘。近日,长沙县开慧镇开慧村村民缪新桂和同乡江明浩来到本报,动情讲述了一段革命往事。

  曾偷运杨开慧遗体

  “在报纸连载的《杨开慧》一书中看到了自己爷爷的名字,非常激动,很少有人还记得有这样一批进步农民搞过革命斗争。”几天前,村民江明浩告诉缪新桂,星沙时报上连载的小说记录了他爷爷缪佩秋曾开展过地下工作。缪新桂立即找出了家中的老信件,要通过本报联系原书的作者,向原书作者详述板仓农民的英勇事迹。

  在本报11月7日与11月20日刊载的《杨开慧》一书中,记录了缪佩秋等农民掩护地下党员躲过军阀何键的追捕,帮助地下党员安全转移的事迹。“爷爷曾经是杨开慧家的佃户,后来受杨开慧影响,干起了革命,是农会的骨干。”缪新桂说,1922年春,毛泽东第二次回板仓时,也同缪佩秋等人一边钓鱼一边传播马列主义,在1927年至1930年,缪佩秋组织当地先进农民成立农会,甚至获得了一批枪支用于武装力量。

  “杨开慧牺牲后,是爷爷和几个高大精壮的后生一起把遗体偷运了回来。”缪新桂讲述,1930年,杨开慧执行枪决当日,板仓农民曾策划劫法场将杨开慧解救出来,无奈军阀防守森严,“杨开慧左右背部各中一枪,但还有气息,下午,又从背向心脏中了一枪,牺牲后又被砍了头。”缪佩秋等人冒雪偷出了杨开慧的遗体连夜运回板仓安葬,“由于怕有人途中加害,大家的袜子里都藏了匕首。偷运遗体前后用了四天时间,但家人都不知道这几个人进城是干什么去了。”

  随后,缪佩秋用手推车推着岸英、岸青、岸龙三兄弟步行了20公里,将三兄弟与杨开慧母亲向氏、杨开慧嫂子李崇德送至粤汉线上的白水火车站,这一行人经浏阳河乘坐货轮至杭州码头直至上海。

  战斗直至解放前

  “杨开慧牺牲后,板仓农民的斗争只能更加秘密进行。”缪新桂说,爷爷缪佩秋最后一次开展工作是组织了1948年的一次秘密座谈会。

  据当地95岁老党员李春秀回忆,当时会议选择在人烟稀少的僧家洞召开,共有李少福、钟桂生、张五烈、罗满爹、汤五娭毑这几个积极分子参与。“会上来了一个身材高大的年轻人,鼓励我们不要后退,要像上楼梯一样向上走,并说要找更多穷苦人来秘密宣传,大家团结起来一起闹革命。”李春秀说,后来从缪佩秋处才得知来人是毛泽东的儿子毛岸英。1949年5月,缪佩秋去世,3个月后,长沙和平解放。

  “板仓出了许许多多未记录在史册的革命者,他们一样做出了贡献,值得被后人悼念。”缪新桂说在杨开智给父亲缪本立的信中,着重提到要将板仓的地下工作者、进步农民的事迹整理记载,留给后世子孙,“父亲没有完成的事,我现在要一点一滴把它完成,让每一个板仓后人不忘历史,不忘革命精神。”

[编辑:欧宗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