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秒看100亿个汉字!这些高科技都是“湖南造”

27.02.2016  11:49

   揭开红斑狼疮等皮肤病的“元凶

   免疫相关性皮肤病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获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新湖南客户端2月26日讯 (记者 胡宇芬 通讯员 任彬彬) 揭开红斑狼疮、硬皮病、银屑病等免疫相关性皮肤病的“元凶”,一直是科学家们的梦想。17年来,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陆前进教授团队在国家“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的资助下,对这一类皮肤病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为提高其诊断和治疗水平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在今天召开的省科技奖励大会上,该项目摘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免疫相关性皮肤病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易反复发作,治疗困难,给患者本人及家庭、社会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危害生命。我国免疫相关性皮肤病发病人数已超过5000万。由于这一类疾病确切的病因及发病机理至今尚不清楚,极大地限制了这类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的提升。

  表观遗传信息和DNA序列遗传信息是人类基因组含有的两类基本遗传信息。表观遗传学是近年来生命科学研究前沿领域之一,是破译人类基因组生命天书的有效工具。陆前进团队研究发现,染色质修饰异常是免疫相关性皮肤病的“元凶”,其中环境因素的影响不可小觑。他们揭示了,环境因素通过多个关键分子调控T细胞基因异常表观遗传修饰及其在红斑狼疮发病中的关键作用。这丰富了红斑狼疮的表观遗传学发病机制理论,为红斑狼疮的干预治疗提供了潜在新靶点。

  陆前进团队还首次从表观遗传学角度阐明了女性易患系统性硬皮病的全新发病机制,为表观遗传干预治疗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揭示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皮损组织表观遗传修饰异常参与银屑病、斑秃、天疱疮发病过程的重要机制。

  这些创新性科学发现,建立了免疫相关性皮肤病的表观遗传发病机制理论,为寻找这类疾病靶向生物治疗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该项目成果被国际学术界广泛关注并给予高度评价,具有重要的基础理论意义和潜在的临床应用前景。

   网眼”每秒可看100亿汉字

   高速网络实时多样化监测技术与系统”项目获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新湖南客户端2月26日讯 (记者 胡宇芬 通讯员 任彬彬)面对网络时刻产生的海量信息,如何实时高效监测,以打击网络犯罪,预警突发事件,侦控网上间谍等?国防科大苏金树教授团队完成的“高速网络实时多样化监测技术与系统”项目,研制出面向各种应用场景的网络监测系统。其中,最高性能的系统可以处理双向100Gbps以上的网络数据(大致相当于每秒可监测100亿个汉字,或者目前最高分辨率相机拍出的6000张照片)。今天举行的省科技奖励大会上,该项目获颁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网络安全关乎国家安全。据统计,七成以上的犯罪案件与网络紧密相连。但随着带宽不断升级,手机上网迅猛发展,WIFI、无源光网络广泛使用,网络实时监测面速度、移动、规模等难题。

  在国防科大计算机学院的一间机房里,记者看到了包含多项知识产权的“网眼”。一个个或大或小的铁匣子,只要联通网络,就睁开“慧眼”按照指令“海里捞针”。目前,项目组已研制出国家骨干网、移动核心网、无源光网络、网络加速卡等4大类17款流量监测设备,形成了全网系的立体监测能力。

  “海里捞针”谈何容易?项目组通过多年自主攻关,取得了4项主要技术发明,走出了一条新路。如发明了面向流量监测需求的多链路协议封装技术,自主研发的替代解决方案成本仅为进口芯片的1/10,接口密度比业界至少提高1倍,功耗降低约1/3。发明了100Gbps网络线速采集与实时过滤方法,保证了还原后数据的完整性。

  据悉,通过与湖南戎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合作转化,该成果已在广州亚运会、南京青奥运会等多项重大活动的网络安全保障及常规网络监测项目中应用。此外,成果还服务网络优化、大数据分析等流量增值应用领域。完成产值近8000万元,取得间接经济效益2亿元。

   智能“轿夫”抬着列车飞奔

   中低速磁浮列车悬浮控制技术及应用”项目获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新湖南客户端2月26日讯 (记者 胡宇芬 通讯员 王孝恭) 我国首条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低速磁浮商业运营示范线,正在长沙进行试运行。国防科大李杰教授团队历经14年完成的“中低速磁浮列车悬浮控制技术及应用”项目,派出了一群智能“轿夫”抬着列车来回飞奔。在今天举行的省科技奖励大会上,该项目获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凭借爬坡能力强、转弯半径小、噪音低等特点,中低速磁浮列车在城市中短程的轨道交通中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依靠电磁力悬浮列车,并不难。难的是,在时速上百公里的飞奔中,必须保持8毫米也就是小指头般粗的悬浮高度。其间,风吹雨打、客流多寡等都会对轨道和车体产生影响,瞬间悬浮高度可能在三四毫米至十几毫米之间变换,必须迅速调整到8毫米的标准高度。好比是一群“轿夫”相互配合把列车抬着飞奔。

  在多个学科的联合攻关下,李杰团队研制出集中式悬浮控制器、一体化的电涡流传感器和转向架产品等,掌握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化悬浮控制技术,让“轿夫”变智能。传感器好比“轿夫”的“眼睛”,盯着悬浮高度,误差小于0.2毫米;电磁铁好比“轿夫”的“”,抬起列车;转向架好比轿夫的“”,保持方向;控制器好比“轿夫”的“大脑”,收到数据后指挥“”“”运动。这个控制过程每秒钟进行万余次,确保列车悬浮8毫米飞奔。

  据悉,该项目总体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每车悬浮总重比国外提高了25%,“轿夫”抬车更轻松;车辆对轨道不平顺的适应能力成倍提高,可使桥梁减重16%以上;每车控制器由20台减为10台,决策更集中,系统的平均无故障时间提高了近2倍。目前,该成果除应用在长沙磁浮快线外,还用于在建的北京S1线磁浮列车,新增产值3.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