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五年,他家绘出星沙人“幸福样本”

23.11.2015  09:05


 在星沙生活工作三年之后,李江已过上了有房有车有存款的小康生活。闲暇时,陪孩子练书法、学画画、踢足球,一家三口其乐融融地过着小日子。曾诗怡 摄
制图/毛洁如

    编者按

  “十二五”即将结束,引领未来发展的“十三五”规划即将展开。在憧憬未来五年美好图景的同时,我们也会回眸这努力拼搏的五年。这五年,长沙县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大领域实现阔步前进。长沙县的成就由居民们共同创造,长沙县的发展红利也为这里的每个人所共享。为此,本报从今天起推出“回眸·我们的‘十二五’”系列报道,派出多路记者走进居民家中,聚焦普通百姓的精彩生活,反映长沙县这五年的发展全貌。

  星沙时报/星沙新闻网11月23日讯 (记者 陈登辉 )多年以后,他站在星沙这间属于自己的三居室里,准会想起和爱人在深圳交不起房租的那个遥远的下午。当时,他还是一名远离故土的打工者,城里那一座座拔地而起的楼盘都与他无关,天气炎热,生活如海风般咸湿难熬。

  《百年孤独》式的开头,用在李江这些年的经历上,恰如其分。

  十年“南漂”,生计的压力、儿子的出世,终究让他选择返乡。在星沙生活工作三年之后,他已过上了有房有车有存款的小康生活。按照2014年长沙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513元的数据来看,李江这个标准的“平均家庭”,成为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样本”。

  在与记者回忆这些年的奋斗史时,他感慨了一句:“还是应该再早点回来。”

   “南漂”数年,历经苦楚艰辛

  故事,要从2009年说起。

  那一年的春节,来自湖南娄底的李江和来自河南周口的何彩红喜结连理,一年后,儿子李思禹出世。

  当时李江在深圳一家企业搞技术,何彩红则经营一家服装店。“收入虽然尚且过得去,但是工作压力很大,基本没有周末,还常常通宵加班,”摸摸快退到头顶的发际线,李江怀念起他的一头“秀发”,“都是那时候熬掉的。”“跟他在一起,从没旅游过,最大的乐趣,就是偶尔能在收摊后去吃个宵夜,”何彩红回忆,那时两个人每月的收入已经过万,可即便是这样,深圳动辄两三万元的房价,也只能让他们租房住。

  “只要我们涨工资,房东就坐地起价涨房租,那些年搬家都搬了七八次。”最困难的时候,何彩红瞒着爱人,每天中午只吃一碗肠粉。

  因为经济压力大,儿子只能托付给外地的爷爷奶奶,“每次走的时候,都要悄悄地不让他发现,怕他伤心哭闹。”时隔多年,回忆起来,李江和爱人仍然红了眼眶。

  2012年,夫妻二人下定决心,回湖南。“最起码能有个属于自己的家,对孩子成长教育也有好处。”

   回湘工作,小日子越过越好

  很快,李江顺利地在星沙的中联重科求得一职。几个月后,何彩红也在蓝思科技找到了工作。

  2013年,凤凰城小区三期交房,简单装修后,李江一家人终于摆脱了东奔西跑的租房生活。走进李江的新家,简单又不失温馨,墙壁上挂着许多老照片,诉说着这一家人的生活变迁。

  现在李江的父亲在家带孙子,老爷子红光满面,看上去身体非常好,“没事就跟小区里的朋友下下棋、打打牌,孙子上学就在附近,接送很方便。”李江说,在这安家很舒心,“星沙这几年变化特别大,我觉得一点也不比深圳差。”

  可是,尽管搬到了新家,夫妻二人却觉得离上班单位稍微远了点,“那时候买了辆电动车,每天早上六点就要起床,顶风冒雨赶路。”

  有次下班时天已黑了,李江骑车带着老婆往家赶。天雨路滑,又遇上抢道的小车,夫妻二人重重摔在了地上,何彩红坐在地上伤心地哭了起来,雨水泪水混在脸上流淌,“当时觉得太辛苦了,不知还要多久才能熬到头。”

  让何彩红没想到的是,好日子来得比想象中快。

  “上周去挑选的,过几天就能去提了,”14万元的新车,不仅免去了李江夫妻上班的风雨之苦,更丰富了他们的周末闲暇时光,“早跟几个朋友约好了,大家一起自驾游。”

   勤勉奋斗,幸福终来敲门

  聊起以前的日子,李江说这几年回星沙最大的收获,就是幸福指数提高了。

  何彩红从基层员工成长到管理岗,工资自然涨了不少。李江虽然工资变化不大,但相比深圳时同样的工资,如今压力小了很多,也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现在两个人挣钱,基本上是花一个人的,存一个人的。”

  记者问到“谁的花,谁的存?”夫妻二人相视而笑,“反正钱都在他手里,花钱存钱都是他,”何彩红说,前几天“双十一”,抢购的都是老公,她只负责“拍板”做决定。

  现在李江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带着儿子去松雅湖边踢球,“买这房子的时候,就是看中了这里的区位和配套,月底附近还有个商业综合体开业,家门口就能看IMAX电影。”

  “2013年买房,2014年装修,2015年买车,”细数起来,李江说他们家一年一个目标,虽然奋斗有艰辛,却也都实现了。

  在儿子李思禹的房里,摆放着一张双层床,记者开玩笑问是不是准备生二胎,李江笑了笑:“日子越过越好,确实有这个打算。”

   □相关新闻

  长沙县地区生产总值,五年年均增长13.9%

  立国之道,惟在富民。

  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排名从2010年的第25位跃升至2015年的第8位,作为中西部第一县,长沙县的经济实力在“十二五”期间突飞猛进。

  2015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将达到1210亿元,在2010年基础上接近翻番,五年年均增长13.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预计约12万元;财政总收入从2010年的75.1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202亿元,增长了1.7倍。

  蛋糕做大了,老百姓的收入也随之增长,甚至超过了GDP的增速。

  2011年,长沙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0800元、12078元,同比增长12%、20.8%;

  2012年,全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7398元、15948元,同比增长13.6%、19%;

  2013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0548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0786元,同比增长10.4%、12.8%。

  2014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3513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2872元,同比增长9.7%、10%。

  对比同期总体经济数据,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速双双快于经济增长,且农村居民家庭收入增长快于城镇居民,改变了过去农村居民收入增幅略低于城市的局面。

  从2011年的20800元、12078元,到2014年的33513元、22872元,长沙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年均增速达到近20%。

  横向对比,从全国2014年的数据来看,湖南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6570元,排名第11位。上海、北京、浙江、深圳等省市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都跨过了4万元大关。

  尽管长沙县201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没有突破4万元,但高于天津、山东、重庆等省市的同类数据,数额和增速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编辑:王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