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防汛抗灾情况
11月10日以来,我省湘中以南地区发生了一轮强降雨过程,受其影响,湘江中上游发生1961年有记录以来最大冬汛。各地积极应对,目前没有发生重大险情,没有发生人员伤亡。
一、雨水情
11月10日8时至13日8时,全省普降中到大雨,其中湘中以南普降大到暴雨,部分地区大暴雨;降雨主要集中在永州、郴州、邵阳等地。全省平均降雨量为58.7毫米,最大是永州市116.8毫米,郴州市114.7毫米,邵阳68.1毫米次之;全省50毫米以上笼罩面积约8.8万平方公里,100毫米以上笼罩面积约2.5万平方公里;200毫米以上笼罩面积约0.1万平方公里。累计最大降雨为江华县神岗村站389毫米,日雨量最大为该站11日降雨237毫米。
受降雨影响,湘江中上游水位全线上涨,部分站点超警戒水位(均超历史同期最高值),其中老埠头站13日15时洪峰水位达105.44米,超警3.44米,相应流量10100秒立米。目前,洪峰正在向下游推进。14日8时,归阳站水位48.27米,超警4.27米,相应流量11000秒立米;衡阳站水位57.11米,超警0.61米,相应流量13100秒立米;衡山站水位50.50米,超警1.50米,相应流量13600秒立米;湘潭站水位35.40米,低于警戒水位2.60米,相应流量12400秒立米。
二、灾险情
初步统计,强降雨共导致永州市、郴州市共有13个县区92个乡镇的11.1万人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10.24千公顷,转移人口8686人,倒塌房屋181间,直接经济损失1.85亿元。灾害主要集中在江华、祁阳、双牌、道县等地,主要为农作物过水,局部低洼地带受淹等,暂无重大灾险情和人员伤亡报告。
三、行动情况
冬汛发生后,省防指和湘江流域各市州提前部署、加强调度、强化防守、有效应对。
一是提前部署。 11月9日气象部门发出强降雨预报后,省防指指挥长、副省长戴道晋对防御工作作出专门批示,要求省防办加强对湘中以南地区的预警监测,特别是做好水库运行调整,确保安全;13日,再次对做好湘江冬汛的防范工作作出部署,要求湘江沿线各地紧急行动,切实做好当前防汛保安工作。省防指副指挥长、省厅厅长 詹晓安 分别给永州市、衡阳市防指指挥长以及郴州、湘潭、株洲、长沙等市市防指领导打电话,要求切实提高警惕,全力做好防范。省厅巡视员 白超海 坐镇省防办,抓好部署落实。省防指12日向各市州防指下发了《关于做好近期强降雨防范工作的通知》,强调各地高度重视当前降雨,严防山洪地质灾害和城镇内涝,加强水库防守调度和堤防沿岸防守,确保人员安全和工程安全。13日向湘江沿线的永州、衡阳、株洲、湘潭、长沙、郴州等市下发《关于迅速做好防御湘江冬汛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湘江沿线各地各级领导到岗到位,紧急行动,加强预测预报、巡查防守、工程调度和防汛值守,切实做好当前防汛保安工作。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陈雷高度关注我省及南方当前汛情,作出重要批示,要求高度重视,全力以赴,确保安全度汛,省防办及时贯彻落实。受国家防总委托,长江防办主任陈敏率工作组于14日上午赶赴永州、衡阳等地检查指导防汛抗灾。省防指于13日派出3个工作组赴永州、衡阳等地指导。
二是强化值守。 省防办10日开始水库调度值班,12日8时开始恢复24小时防汛值班,密切关注雨水情,并要求永州、郴州、衡阳等预报发生强降雨的区域要迅速恢复防汛值班,落实应对措施。对于涔天河水库扩建工程、莽山水库等重点在建工程,省防办特别强调要迅速坚决落实应急措施,加强应急调度,确保防洪安全。目前,湘江流域各市州、县市区防指及水文、气象等成员单位都按照要求,全面落实并加强了值班值守工作,密切关注雨水情,全力做好巡查防守,强化信息报送共享,各项应对工作有序展开。湘江沿线各级领导和责任人按照防汛责任制的要求,分别下到县区、乡镇、村组,下到地质隐患点、水库塘坝,带领群众查险处险抢险,现场指导防汛抗灾工作。
三是积极应对。 省防指提前预测研判,超前安排部署,科学调度双牌、欧阳海水库,积极为湘江干流拦洪错峰。在本轮降雨过程中,双牌水库削减洪峰400秒立米,降低老埠头洪峰水位0.3米;欧阳海水库削减洪峰1700秒立米,降低衡阳站洪峰水位0.2米。各地根据省防指部署,迅速落实措施,做好应对防范。郴州、永州市分别于10日、11日下午召开会商会,专题部署强降雨防范工作。永州市于12日12时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衡阳市于14日10时启动防汛Ⅲ级应急响应;祁阳县13日12时启动防汛Ⅲ级应急响应,沿江学校全部停课,并转移低洼地带3000余人。受上游降水影响,湘江中下游干流水位大幅上涨,导致株洲市芦淞区境内建宁排渍站扩建工程施工场地基坑13日下午5时左右进水受淹。株洲市委、市政府、市防指高度重视,迅速采取行动,立即组织人力和机械进行抢险处置。截至今日上午8时,封堵围堰成功合龙,堰顶达到40米要求安全高程,险情基本消除。在防灾过程中,各县市区积极利用山洪灾害监测预警预警系统及时发布预警预报信息6900余条次,启动预警广播700多站次,有效指导了一大批群众实施了避灾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