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造血”企业点亮致富希望

16.12.2016  20:07

  


在位于长龙街道湘峰村的湖南卓瀚农林科技有限公司,杨新波正在月季苗圃里除草。如今在家门口就业收入稳定,她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章帝 摄

 

  星沙时报/星沙新闻网12月16日讯(记者 廖真怡)阳光稀薄的冬日清晨,家住长沙县长龙街道湘峰村的杨新波比往常晚起了些,不急不慢地洗漱、收拾。

  7时50分,与女儿一起吃过早饭后,她骑着电动车出门,5分钟不到,便来到了湖南卓瀚农林科技有限公司,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从原来到处找事做维持生计,到如今家门口轻松就业收入稳定,身为建档贫困户的杨新波再一次看到了生活的曙光。

   吸纳贫困户就近就业 年收入大幅增加

  “我主要负责种植养护工作,上午8点上班,下午4、5点下班,离家近,还包中饭,比之前强多了。”说起去年在长龙街道“牵线搭桥”下找到的这份新工作,50岁的杨新波连连点赞。

  2010年一场车祸夺走了杨新波丈夫的生命,也夺走了一家人赖以生存的经济来源。“家里三个孩子都还在读书,真不知道要怎么过下去。”忆起那段难熬的日子,她的脸上满是无奈。

  在湘峰村,像杨新波这样的建档贫困户共有28户。怎样带领他们脱贫致富?长龙街道给出的答案是“政府引导,企业助力”,采取“公司+基地+农户” 模式来扶贫。

  “我们与政府合作,在村内开设花卉苗木种植点,免费提供技术培训,吸纳附近贫困村民就业。”湖南卓瀚农林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兰介绍,已有50多名村民在基地打工,其中13人为建档贫困户。土地流转费加上工资,一年平均每人能增收3万多元。

   免费提供种苗、技术 鼓励自主创业

  “今年孩子的学费不用凑了,老屋也重新修整了一下。”看着生活有了起色,杨新波兴奋不已,“有几个在基地内打了几年工的人,现在都买了小汽车了。”希望之光如此明亮。

  贫困人群走向富裕,还是要靠自身的造血功能。“下阶段我们准备借助开发特色水果基地的契机,免费提供种苗及技术,鼓励村民自主创业。”王兰说,届时将对产品进行兜底收购。

  听到这个好消息后,家住湘峰村龙冲组的贫困户陈建益第一个报名,“我们这种岁数大又没一技之长的人,出去找工作太难了,现在不出家门就可以创业致富,简直太好了。”

  他盘算着将屋子附近的几亩山林开发成小果园,“土地是现成的,还有专家免费教学,一年增收个几万块应该不成问题。”陈建益对此很有信心。

  在政府的积极引导下,其他社会力量也纷纷投身扶贫行动,贫困群众的脱贫致富路温情满满。

[编辑:李若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