跃动泉塘,打造魅力宜居宜业之城
泉塘街道党工委书记宁铁接受本报记者专访。 章帝 摄
星沙时报/星沙新闻网12月8日讯(记者 张玉洁 周佳艺)泉塘街道地处国家级长沙经济开发区核心地带,在这里十万产业工人手擎发展旗帜。作为典型的城郊结合部,泉塘街道辐射范围广,人口多且流动性大,城市化进程快,工业园区与城市共存,在长沙县镇街中经济总量最高。怎么走好发展这一步棋,街道党工委书记宁铁认为,要扬长避短,服务项目建设,抓好城市管理,维护民本民生,提升居民的归属感和幸福指数,以民为本,打造魅力宜居宜业之城。
壮大第三产业
强劲发展新活力
栽得梧桐树,引得凤凰栖。作为经开区范围内的街道,泉塘街道始终立足服务项目建设,服务民本民生,服务经开区发展。宁铁谈到,街道突出抓好三产业的发展,通过招商引资增强街道经济发展后劲和内生活力。
首要是以商招商,充分利用现有的花之林、快乐垂钓等台资、外资企业,对接一批关联客商,洽谈一批新项目,着力引进银行、大型超市、连锁餐饮、品牌服饰等项目,不断提升客商资源层次和项目质量。其次是借平台招商,依托昌和商业中心、佐佑大厦、新长海广场以及三景华御等大型楼盘,加快发展三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招商,积极培育城市商业中心和特色街区,构建集国际商贸、特色餐饮、娱乐休闲、金融保险等一体的商贸步行街,不断提高居住环境和生活档次。
“使泉塘不断成为汇聚‘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的一方热土,成为有识之士竞相投资、创业创造的首善之区,成为人文荟萃、令人向往的星沙新城商业中心。”宁铁如是勾画街道未来蓝图。
完善城市配套
打造生产生活好空间
“尽管街道城市化率达到95%以上,但目前街道部分地区仍处在由农村向城市过渡的阶段。居民在由农民向市民角色转变的过程中,城市环境、社会管理、产业层次等水平不高,基本城市配套欠完善,这也是制约泉塘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宁铁认为,在城市管理、公共服务、社会服务等方面,街道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宁铁介绍,以推动新型城市化为目标,在县、区的支持下,将分层次、分步骤尽快完善辖区内公共设施建设,着重加强社区办公楼、公园绿地、生活配套、基础医疗、教育设施等项目建设,不断加快新城发展建设和能级提升,加强产业区和生活区的互动,努力为居民和产业工人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空间。
“今后,街道将在城市管理、公共服务、社会服务等方面下大力气,不断完善基础配套设施,不断加强软实力建设,不断推进精细化管理,不断提供人性化服务,打造令人向往的星沙新城商业中心。”宁铁说,街道将着重新建一批公交站、停车场、夜宵疏导点等公共配套设施,加快景星精品社区办公楼建设;推进泉星公园、长桥公园以及景星公园等绿地建设;重点推进社区提质提档、远大路棚户改造和中联浦沅泉塘生活小区棚户区改造;配合泉塘小学改扩建、泉塘二小新建等等。
变身智慧街区
做好百姓贴心管家
发展经济落脚在民生。在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上,泉塘街道摸索出了自己的一套办法,探索社会管理服务全覆盖的有效途径。
“我们将继续坚持以‘网格化、信息化、专业化’为主的工作方针,强化精细化管理,坚持信息化支撑,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不断推进信息化建设,着力打造智慧街区。”宁铁介绍,全街推进GIS管理系统,促进GIS手机客户端录入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广泛推广和应用访客系统、对讲系统以及警务上街系统。完善街道和社区政务服务平台,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政务网站、政务微博以及020党建信息平台促进政府工作宣传、政务服务和民生问题解决。
“今年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也正式开放了,采用服务外包的形式,为居民提供更专业、更贴心的服务。”宁铁说,街道也将拓宽专业化服务,不断延伸专业化管理渠道和领域,重点将政府采购、非标建设工程及服务项目、企业安全监管、社会组织、居家养老、志愿服务等工作实施外包,实现“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对话
记者:在您每天的工作时间里,有什么事是一直坚持做的,原因是什么?
宁铁:一直以来,我始终认为基层领导只有将知民情、解民忧、化民怨、暖民心作为常态工作,才能将情况掌握在基层、问题解决在基层、矛盾化解在基层、工作推动在基层、感情融洽在基层,才能实现好、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我们推进拆违、信访、城市管理、社会治理等工作,都要坚持深入群众,坚持群众工作先行一步,坚持群众工作贯穿始终。在群众工作中,除了在办公室接待来访群众外,我都会“下基层、到工地、上拆迁现场”,坚持到困难群众家庭了解实际困难、到重点工程项目一线了解工程建设情况、到拆迁现场了解拆迁进度,面对面与基层群众座谈研讨、谈心谈话、听取意见。在任何时候,我都会把民声民心作为工作重点,立足居民需求,切实为居民办实事、解难题。
数说“十三五”
力争新增3所小学、2所社区卫生服务站、3个商贸中心、4个市民公园;实现街道财政收入9.2亿元,年均增长14.6%;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9.56亿元,年均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总投资92.5亿元,年均增长15%;实现招商引资到位资金6.6亿元,年均增长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7300元,年均增长9.5%。
[编辑:李若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