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讯报》:中国超级稻亩产突破1000公斤 创世界纪录

14.10.2014  13:10

  中新社湖南溆浦10月10日电 (记者 唐小晴)由“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领衔攻关的湖南溆浦县横板桥乡红星村超级稻基地,经专家组现场测产验收,百亩片平均亩产达1026.70公斤。  

  这标志着中国超级杂交水稻第四期亩产1000公斤攻关目标获得成功,再创世界纪录。  

  中国水稻所所长程式华10日下午在当地公布验收数据。由农业部组织的中国超级稻第四期攻关测产验收专家组,现场抽签验收了第四期超级稻先锋组合“Y两优900”。  

  当天,已是耄耋之年的袁隆平仍不辞辛劳驱车数小时从长沙赶到四百公里远的超级稻基地。在工作人员的搀扶下,这位“农民科学家”行走在田间地头,认真视察超级稻情况,并不时抚摸稻穗、仔细询问。  

  超级杂交稻新的亩产数据公布后,袁隆平说,超级稻突破1000公斤是中国人的骄傲,下一步将争取启动第五期攻关,夺取杂交稻更高产目标。“我们要向每公顷16吨攻关,实现16吨后就17吨,一直攻关到20吨。”  

  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发明的杂交水稻被誉为中国奉献给人类的“第五大发明”。自上世纪以来,由其牵头的中国科研团队,历经多年的协作攻关,在超级稻育种理论、育种材料创制和新品选育与推广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分别于2000年、2004年和2012年先后实现百亩连片亩产700公斤、800公斤和900公斤的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中国超级稻育种目标。截至2013年,已育成通过农业部认定的超级稻品种126个,累积推广面积逾7亿亩,2013年超级稻年种植面积占全国水稻面积的29.1%。  

  中国超级稻第四期攻关始于2013年春。项目实施以来,袁隆平多次组织国内同行召开学术研讨会,提出继续通过“形态改良与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相结合”培育第四期超级杂交稻的科学思想与技术路线。2014年,“Y两优900”在黄淮稻区、长江中下游稻区、华南稻区、西南稻区的13个省(市)的24个百亩示范片进行超高产攻关。

刊于10月11日印尼《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