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山区多举措促进生态农业健康发展

05.11.2014  21:29

近年来,赫山区高度重视生态农业建设工作,紧紧围绕农业节本增效、降低污染和提高资源有效利用率等工作目标,狠抓生态农业种植、农村户用沼气建设、测土配方施肥、合理用药技术推广等工作,促进了全区生态农业的健康发展。大力推广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在全区大力推广农业生物、物理、化学等综合防治技术。通过安装太阳能杀虫灯、开展专业化防治等措施,切实减少和避免了化学防治虫害带来的污染,为生态农业建设搭起了平台;引导农民科学防治病虫害,积极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促进了生态农业建设步伐。积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2007——2014年,全区累计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648.82万亩,配方肥施用面积达400.06万亩,推广使用配方肥,12.815万吨,节省化肥1600余吨,累计增收节支8900万元以上。通过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有效改善了盲目施肥、过量施肥现象,化肥用量趋于合理,同时农业面源污染明显减少,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带动了全区土壤肥力的提升。积极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技术。2011年赫山区被列为湖南省土壤有机质提升-秸秆腐熟还田补贴项目县以来,共推广秸秆腐熟还田总面积46.1万亩,项目区农作物秸秆还田率达到95%以上,化肥施用量减少10%以上。通过项目实施,稻田土壤有机质含量稳步提高,土壤有机与无机养分趋向平衡,提高了优质高产水稻品种的增产潜力。根据测产统计,推广应用秸秆还田腐熟技术比对照增产17.4kg/亩,按每公斤稻谷2.8元计,亩增产值48.72元,项目区增产效果显著。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狠抓源头治理。区农业制发部门每年均开展了以查处销售、使用禁用限用农药为主的执法检查,以种子、农药、肥料等产品为重点,对全区农资生产厂家、经营业户进行拉网检查,严格落实农药经营质量追溯制度,从源头上封堵高毒农药销售渠道;加强部门协调,强化农业投入品和“三品一标”认证监管力度,从源头上控制农产品质量安全。大力推广沼气新能源。从2003年以来,赫山区承担实施了国家和省级户用沼气建设项目。在建设沼气池的同时,狠抓了沼气的综合利用,大力发展以沼气为纽带的的生态循环农业。在全区大力推广 “畜-沼-菜”、“畜-沼-果”等生态循环利用模式。如泉交河竹泉农牧有限公司,该公司建有蔬菜基地、养猪场和鱼塘,推行“猪-沼-菜”“猪-沼-渔”模式,利用大型沼气工程的沼液沼渣,用于鱼塘养殖,蔬菜基地施肥,每年可节约有机肥40余万元,同时可减少农产品的农药残留,提高了农产品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