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公益性气象行业专项率先通过专家组验收

31.03.2016  12:51

  
项目验收现场  摄影:王青霞

   
      3月29日上午,由湖南省气象台承担的公益性行业(气象)专项“我国中部高山站气象资料在暴雨预报中的应用技术研究”项目通过由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组织的专家组验收。据悉,该项目是全国首个通过验收的2013年公益性行业(气象)专项。
      验收专家组听取了项目组汇报后,认为项目组超额完成了研究任务,研究成果填补了国内预报员对高山指标站定量应用的空白,有效提高了我国短临、短中期区域暴雨预警预报业务水平。项目所开发的高山站风场均一化检验方法,所改进的相似度计算方法,所揭示的高山站资料对下游区域性暴雨的定量化指示作用以及东亚“三阶”复杂地形条件下低空急流的三维结构与日变化特征具有特色和新意。验收专家组组长、中国气象局数值预报中心主任王建捷认为高山站资料应用研究是块难啃的“硬骨头”,项目组通过三年的研究,成果丰硕且各项研究内容环环相扣、逻辑性很强。
      据项目负责人叶成志介绍,三年的研究周期内,项目在湖南省气象局行之有效的科研课题管理组织实施下,在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中国气象局预报与网络司、湖南省科技厅、湖南省气象局党组的高度重视和鼎力支持下,经过课题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建立了我国中东部高山站长序列(最长60年)、全要素、均一化的气候资料数据集;揭示了我国中东部高山站气象要素从日变化到年代际变化的多时间尺度演变特征,其资料对对流层低层环流关键特征具有代表性,并对区域性暴雨预报预警有显著的指示作用。项目还基于K均值聚类方法和天气系统自动识别技术,实现了暴雨天气流型配置的客观分型,提炼出了一套中国中东部高山站风场的暴雨预报指标并建立小时尺度暴雨预报模型。此外,项目利用改进的非距平相关系数、Hodgkin-Richards 指数、Petke指数、Wang-Bovik指数等相似系数计算方法,实现了暴雨相似客观自动检索。作为项目成果的载体,项目还自主研发了国内首个“高山站资料应用暴雨预报业务系统”,目前已发展V3.0版本和网页版,并在国家、省、市、县四级业务体系中得到应用,在区域性暴雨的预报预警业务,以及湖南省的重大气象保障服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 
        此外,项目研究期间,培养了中国气象局百名首席1人、入选湖南省气象局正研培养对象3人、湖南省气象领军人才1名、湖南省气象局业务首席4名、高工7名;博士1人、硕士研究生2名;共出版1部科技专著,获得软件著作权6项,发表核心刊物学术论文29篇,其中SCI 4篇。
      据了解,验收专家现场为项目组提供了高山站资料应用可深入挖掘的研究方向,鉴于高山站资料具有非常宝贵的科学研究价值,尤其是目前受城市化影响不大的人工操作观测点正日趋减少,且本项目研究团队在该领域已拥有良好的研究基础和专业的人才储备,专家建议,未来三到五年,希望项目组能进一步整合、提炼、量化具有扎实理论基础的高山站资料应用预报技术指标,为区域暴雨预警预报业务提供更多、更好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