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近期媒体报道,在有些革命老区,扶贫工作政策好了、力度大了,但因大包大揽,效果不尽如人意,且出现“依赖症”:部分农民“等靠要”观念开始抬头,脱贫的主动性降低了,致富的依赖性增强了。更有甚者,就连日常生活,也指望政府救济、补贴,隔三差五到基层政府要钱,不但不感到没出息、没面子,还觉得很骄傲、很光荣。
这则报道让人心里五味杂陈,有人将这一现象形象称之为“扶贫依赖症”一点也不过。扶贫,是政府为帮助老少边穷地区开发经济、摆脱贫困的一项社会工作。通过政府有组织、有计划、有措施的扶贫,帮助老少边穷地区甩掉贫困帽子,早日过上小康生活,既是广大群众的期盼,也是各级政府的责任。
扶贫既十分必要,又卓有成效。可是,在有些地方,原本很好的一件事,却落下了“后遗症”,让农民产生“依赖症”。想来思去,原因不是出发点有问题,而是着力点出现偏差。
具体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扶贫不得法。直观的表现是,重视从资金上、物资上帮助,忽视从观念上、技能上帮扶。说白了,还是一种自上而下、一厢情愿的政府行为。农民的主观能动性和发展紧迫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和挖掘。加上一些扶贫项目的设计、实施与管理等,不是包办,便是代替,忽视甚至排斥群众参与,无形中助长了农民的依赖思想。二是扶贫不对路。凡事都要从实际出发。扶贫工作不但要因地制宜,而且要因户制宜。不同农村、不同农户,情况也各不相同。因此,应当根据各自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扶贫办法。只有多招并举,多管齐下,才能扶到点子上、扶出实效来。
遗憾的是,还有一些干部自以为是,习惯于拍脑袋、想当然,扶贫项目的设计安排,往往脱离了贫困户的需求,既违背了农民意愿,又背离了当地实际。更有甚者,从扶贫项目的实施,到扶贫工作的开展,注重的是能不能为自己添业绩。其结果,自然是事倍功半、不尽如人意了。
扶贫“不精准”必然造成资源浪费,这就要求扶贫应该有一个明确的尺度,也就是必须在“精准扶贫”上下功夫。一要把握好扶贫“精准尺度”。扶贫部门及工作人员在进行扶贫前,要做耐心细致的调查研究,多征求农民意见,对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扶贫方案,明确目标和责任,并一以贯之将扶贫措施落实到位。二是要切实转变扶贫的观念和方式、方法。尤其应引导农民更多参与,激发农民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切忌用“给钱”、取代“扶志”、“造血”;更不能将“扶贫”搞成简单的“救济”,这样才能使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道路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