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常委会调研石门耕地砷污染治理

23.09.2015  18:54

9月22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环资委副主任委员王鸿举、王庆喜带领调研组到石门县雄黄矿区调研耕地砷污染治理工作。

作为亚洲第一大单砷矿的雄黄矿,距今有1500年采掘历史,年长日久的开采给矿区及周边35平方公里范围内土壤造成严重污染,砷污染问题引起了上级政府和社会的高度关注,2010年11月,石门县政府对区域内涉砷企业实施关闭。从2011年2月开始,该矿区砷污染治理工作纳入国家、省重金属污染防治规划,并从解决污染农田修复等方面进行全面治理。

调研组实地查看了中科院地理所在当地实施的土壤污染治理项目、重金属污染一、二期治理项目,对各个项目的质量和效果给予了充分肯定。王鸿举、王庆喜指出,雄黄矿污染治理工作要全面规划,不论石门、慈利都要统筹安排;要密切关注人民群众的实际困难,切实解决好当地群众安全饮水、食品安全和砷中毒人员的治疗等相关问题;要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强化污染治理项目质量,确保生态环境早日恢复,真正达到耕地治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