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行否认“调包”理财产品 称储户索60万存款偏激

07.10.2014  13:54

中国银行理财师发给张女士的“私了”短信

      中国山东网青岛频道3月25日讯 3月21日,中国山东网青岛频道报道了市民张女士在中国银行青岛市南支行购买理财产品遭调包一事(详见《买中国银行理财产品遭“调包” 理财师短信求私了》),22日上午,中国银行青岛市南支行方面回应本网称,银行理财师并非想与张女士“私了”,而是想尽快帮张女士解“燃眉之急”。事情发生之后,中国银行市南支行也在与当事人进行积极沟通,寻求最佳解决方案。

      中国银行:银行将尽快协调处理此事

      22日,中国银行青岛市南支行陈行长向中国山东网青岛频道记者介绍说,银行理财师并非想与张女士“私了”,而是在得知张女士急需用钱后,理财师出于好心想借钱给张女士,以帮助张女士解“燃眉之急”。而后期理财师与客户的短信交流中,可能未将事情表述清楚,使张女士造成了误解。

      陈行长表示,中国银行青岛市南支行并未对张女士购买的理财产品进行“调包”,张女士购买基金时,已在协议书等相关资料上签字,这就表示张女士已了解其所购买的产品。从法律上讲,顾客在购买协议书上签字后,就要对自己所签署名字负责任。而张女士在与银行的沟通过程中,也从未表示自己想购买“周末理财”产品这件事。“可能之前银行一位理财师曾向张女士介绍过‘周末理财’产品,而张女士心中也有购买意向才会这么说。况且,‘周末理财’交易周期只有三天,所以张女士当初肯定不是购买的‘周末理财’产品。

      陈行长介绍说,早在2009年6月份张女士到银行开设基金账户时,银行已对其购买基金可能承担的风险作出提示,“张女士在当时购买的时候,就应该做好心理准备。”陈行长告诉记者,根据调查,张女士于2009年12月购买基金时,理财师已告知其可通过基金公司官方网站、中国银行官方网站或柜台查询基金净值,而且三年期间,理财师也围绕基金问题与张女士进行过多次交流。

      陈行长告诉记者,事情发生之后,中国银行市南支行已将此事上报给山东省分行,分行的领导十分重视此事,中国银行青岛市南支行也在积极与当事人进行沟通,以寻求最佳的解决方案。“但是当事人很偏激,要求我们短时间内必须凑齐60万。”陈行长称,对于当事人这种急迫的心情,银行方面表示理解。

      对此,陈行长提醒消费者,基金产品种类繁多,风险收益特征各异,消费者购买时需谨慎。“市民在投资前应对自己的财务状况、风险承受能力、风险收益特征、投资目标以及自己的使用期限等问题进行仔细分析。

      当事人:会将维权进行到底

      22日下午,对于陈行长的说法,记者向张女士进行了求证。张女士表示,自己当初到银行把银行卡升级成为理财金卡时,并不知道银行还给自己开了一个基金账户。“当时升级理财金卡的时候,有位朋友曾给我介绍过‘周末理财’这款产品。”张女士表示,但自己对‘周末理财’这款产品及其交易规则并不是很了解,而当时胡姓理财师也确实一直在向自己推荐这款产品,“所以我一直以为我购买的是‘周末理财’产品。”张女士认为,事后,中国银行理财师并非是出于好心想帮助自己解决用钱问题,而是害怕自己失去工作想要私了,这一点从理财师发给她的短信中就可以看出。

      张女士告诉记者,三年间理财师确实与自己有过多次交流,但所交流问题并不涉及其所购买的基金产品。而在这期间,理财师也并未就基金操作的相关问题对自己作出指导。“直到前几天找到他们银行,我才知道才知道可以从网上查询这两支产品的净增值。

      张女士坦承,自己确实曾要求中国银行青岛市南支行在4月份之前退还自己的60万元钱。“我的确着急用钱,而且这么长时间了,市南支行一直没有给出一个合适的解决方案。”张女士表示,自己一定会将维权进行到底。(齐春红)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 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当事人(单位)如有异议,请参阅《删帖说明》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