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开启人脸识别“天网”识别度达86%

23.03.2016  16:55

  电影《速度与激情7》中,那套很酷炫的系统—— “天眼”令人惊叹,无论要搜寻的人身在何处,都能通过其面部特征迅速准确定位,而这样的“天网”在合肥已经出现。昨天,记者从“感知中国 平安合肥——智慧安全大数据技术研讨会”上了解到,合肥的“天网”具备人脸识别功能,已进入应用状态。

  人脸抓取: 犯罪嫌疑人识别度86%

  “合肥市所有火车、汽车站的进出口现在都布有人脸识别的设备,轨道交通进出口人流量大,方便采集面部信息。所有经过的人都会被系统抓取,采集完毕存入库中。但这个数据是由公安系统保密管理,不会轻易调出使用。”平安合肥项目建设方——四创电子总经理助理蔡文骁告诉记者。

  据了解,当案件发生时,合肥的安防视频监控报警系统可以将犯罪嫌疑人的面貌录入库中进行检索,找到与之匹配的人脸。“这种方式属于事后处理,在案件发生后,可查找嫌疑人活动痕迹。例如,曾在哪个酒店入住过,在哪个区域频繁活动,甚至可以查找到逃跑藏匿信息。公安部门根据这些视频信息进行针对性地抓捕。”

  而在此之前,国内对人脸识别的应用方式是,公安部拥有嫌疑犯照片,案件发生后,将嫌疑犯照片录入各监控系统中的部分卡口中。只有当嫌疑犯经过该卡口采集点,监控系统才能拍下人脸,进行对比计算。

  蔡文骁说,虽然有的手机应用和单位打卡系统也有人脸识别功能,但与目前合肥正在建设的项目不可同日而语。

  “手机上人脸识别要求正脸,不能有偏倚,不能光线太暗。但是天网系统很难真正捕捉完全正脸的角度,对于光线更是有白天、黑夜、下雨等多重因素,所以技术难度会很高。人脸识别在一期时已经做过可行性实验,而且部分已投入使用。在天网二期中会对人脸识别进行完善,进一步增加识别度。”

  现阶段,合肥人脸抓取准确率已经可以达到86%,但是在不同的场景下有不同的要求。“当下正在推进不同角度、不同光线下的人脸抓取与识别。如何进一步提高识别的准确性,以及如何与具体业务紧密地结合,还在探索当中。”

  移动车辆: 根据车牌自动调取路线

  “公安系统的视频监控首先是在案发重点区域,针对重点目标应用。即:对案件高发地监控,配合事后破案。而后发展为对移动目标的监控。现在,合肥天网一期已实现对车辆的识别,如车牌、车体颜色等,然后根据目标信息在大数据中进行抓取。”

  据了解,过去合肥对于移动车辆行驶也有监控视频,而目前的识别是能对监控视频进行抽取,通过计算低成本,快速提取出目标车辆的视频信息。

  “以往对某一车辆进行查找,是通过车辆行驶路线,一一调取监控录像进行查找,现在可以在系统中输入车辆的相应信息,如车牌车型等,系统可以自动调出目标车辆监控录像信息。”

  除此之外,目前合肥的天网已广泛应用于包括政府部门在内的多个行业领域,如环保部门的环境保护和污染源检测、运管部门的车站路口交通和车辆管理监控、市容部门的市容管理监控、公安部门的社会治安管理监控、市场管理部门的市场安全防范监控等。

  其中,城管在发现违章行为可在视频捕捉后,迅速对事件进行处理,未来街道上的窨井盖损坏,也将被视频自动抓取后及时通知维修人员进行修理。

  天网建设: 2年后覆盖10万探头

  安防视频监控报警系统俗称天网,作为公共信息安全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合肥的城市管理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一期项目在2013年已经开发,2015年进行第三方检测与验收、深化应用,根据需求进行更新迭代,2016年投入使用,第二期天网将于2017年开始投入建设。”

  记者了解到,所谓的天网自建项目,就是在合肥建成包含五万电子探头的视频监控报警系统。

  “天网一期自建电子探头数量为一万五千,整合社会资源达到两万八千,将在今年开始投入使用,目前只能在人口流动的必经通道、卡口进行监控,无法做到全覆盖。但是,到2018年,整合社会资源后将达到10万电子探头覆盖。”

  不过,如果大家认为天网二期只是大量增加了电子探头数量,那可就小看了合肥。“天网一期建设重点是基础网络,基于一张网完成视频网络与基础应用的建成。而二期将结合各个行业需求的深化应用,比如大数据挖掘与人脸识别,当下试点工作已经完成。”

  保障隐私: 不会进入私人生活区域

  “目前,公安案件破获80%与监控视频相关,现在手机追踪与视频追踪也可以相连。视频技术手段的提升对公安案件的破获起了非常重要的的作用。”蔡文骁向记者透露,曾经的孕妇盗窃案,就是在接到群众报案后调出视频,锁定犯罪嫌疑人,追查其行踪。最后,警察在调取监控视频中犯罪嫌疑人活动区域,再对其进行抓捕。

  “还有一些电瓶车电瓶偷盗的案件,其实组织犯案行为,如果通过单个案件抓捕,工作量大,打击处理不彻底。”现在可以通过视频追查嫌疑人行踪,摸清盗窃组织的窝点和集合时间,在犯罪嫌疑人集合的时间里,实现集体抓捕,所有取证都通过视频完成,减少公安人员工作量,提高了破案的效率。

  对于市民担心的个人隐私,蔡文骁表示,天网系统是对公共安全领域进行监控,不会侵犯到市民的隐私。“公安对天网监控范围有着严格约定,是对市民在公共场合的行为进行监控,不会进入私人生活区域,包括小区等,都不会进行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