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名设计达人齐聚长沙 共探工业设计教育/图
11月6日上午,2015全国工业设计教育研讨会暨第十一届世界华人设计论坛的子活动之一设计教育论坛在湖南大学举行。
11月6日上午,北京工业设计促进中心主任陈冬亮演讲《全球视野、国家利益、设计为民》。
11月6日上午,听众在现场举起手机拍摄。记者 赖泳源 摄
华声在线11月6日讯(记者 赖泳源 通讯员 潘丽) 近20年来,我国工业设计教育迅猛发展,让工业设计日益成为实施差异化品牌竞争的重要策略。6日上午,300多位海内外设计专家以及全国设计院校和产业界的专家学者云集长沙,参加“变革与交汇——新设计的文艺复兴”设计教育论坛,一场国内设计师与世界设计大腕的灵感碰撞在这里精彩上演。
设计教育论坛是2015全国工业设计教育研讨会暨第十一届世界华人设计论坛的子活动之一,该论坛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工业设计学科教学委员会主办,湖南大学、明志科技大学、中意设计创新中心承办,湖南省科技厅、省经信委指导。
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变革与交汇——新设计的文艺复兴,包括设计的本源、设计教育与关键科学技术发展、设计与产业创新、设计与社会福祉及可持续创新四大议题。在设计的本源这个议题下,大会邀请了来自哲学、美学、艺术学、设计学等不同领域的专家,针对设计哲学、设计文化、设计思维、青年与消费文化等开展讨论,审视当下工业设计的内涵与发展目标。
论坛上,台北科技大学设计学院院长梁又照、北京工业设计促进中心主任、教育部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陈冬亮、南京艺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院长李亦文等专家,分别做了演讲。
教育部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委员、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院长何人可介绍,我国的工业设计教育从1982年起步,发展到现在33年,开设工业设计专业的高校由当初的湖南大学、江南大学两所高校增加到现在的868所高校,为我国工业设计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我国涌现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设计专业,培养了非常多的工业设计的学生,为国家工业设计的发展,产业的进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何人可表示,缺乏优秀的专业老师成为我国工业设计教育最大的短板,由于发展的速度太快,在师资的培养,专业的基础条件和建设等方面都存在一些不足,希望让更多有实践经验的设计师进入到教师的队伍中来。
据悉,第十一届世界华人设计论坛将持续到11月8日,同时还将举行“设计与创新专题研讨会、论文分享会”,以及“第二届设计引擎青年创客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