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重走长征路 万里风尘万里诗(多图)

08.09.2016  21:04

“追寻少奇足迹 弘扬长征精神”系列报道之十六:

(8月8日,“追寻少奇足迹  弘扬长征精神”系列报道正式从湖南长沙出发。)

(刘少奇俄裔长孙阿廖沙在刘少奇当年抱过的老人家里,聆听爷爷过去的故事。)

(采访团向福建长汀四都镇红都村的红军墓鞠躬致敬。)

(长汀四都汤屋村,一幢幢布满青苔的老砖房,无言,有痕。)

(祖孙三代,穿越时空的对望。)

(红军街,流传着多少动人的故事。)

(瑞金中华全国总工会苏区中央执行局旧址。)

(在瑞金红井,与这块石碑合影的游客络绎不绝。)

(瑞金毛泽东同志旧居。“毛主席”这个称呼,就是从这里喊出来的。)

(回乡祭祖,告慰奶奶英灵。)

(阿廖沙来到湖南道县奶奶家,与亲人们合影。)

(广西全州县凤凰嘴渡口湘江之畔,这里,数万红军血洒湘江。)

(听九旬老人讲述过去的故事。)

(在广西兴安县湘江战役纪念馆。)

(军魂永远屹立。)

(在遵义会议纪念馆,感受历史伟大转折。)

(这个狭小的会议室,见证了革命生死存亡的时刻。)

(经过汶川,当年地震的遗留痕迹依旧清晰可辨。汶川至马尔康正在修高速,一路尘土飞扬。)

(偶遇梦笔山。)

(两河口会议旧址。)

(两河口会议纪念园内,刘少奇的立身塑像。)

  (晚上11点的两河口。繁星点点,月光的银辉印照着这个4000多米高的峡谷。)

(高原上的山峦,美得让人心醉。)

(迎风飘扬的经幡,昭示着这里的神圣。)

(瓦窑堡会议旧址。红军到达吴起镇与陕北红军会师后,在瓦窑堡安下了家。)

(瓦窑堡会议旧址。图片均由星辰全媒体记者  王希文/摄)

  星辰在线9月7日讯(星辰全媒体记者 王希文 通讯员 尹芳)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伟人的情怀,何等气势磅礴。当滚滚车轮从长征路上走过,曾经无数壮怀激烈的往事被重新拾起。

  这个八月,注定将铭记一生。8月8日,“追寻少奇足迹  弘扬长征精神”系列报道,从湖南出发,转战福建、江西、广西、贵州、四川、陕西,行程一万六千里,历时半月有余,这一路,横贯东西跨越南北,终不及红军艰苦万分之一;这一路,风尘也遇险阻也生,旧在红色岁月的悲壮里热泪盈眶;这一路,声声眷恋遍地赞歌,冲锋号犹在耳畔,新的征程等着后人,向前,向前!

  一个个镜头,历历在目。

  在长汀四都汤屋村,一幢幢布满青苔的老砖房,无言,有痕。中共领导人数次出生入死的地方,竟在着名不见经传的深山古村里,那个特定的年代,面对敌人的屠刀,革命先辈不得不选择了一条不同寻常的道路。古村历经风雨数千年,用它博大的胸襟,小心翼翼的护卫着国家的希望,这里,每一面墙、每一片瓦、每一棵树,都被赋予了不一样的意义。

  在瑞金红井的葵花园里,数千平方米的向日葵热烈地拥抱着太阳,中华苏维埃的故事从这里出发,传遍全世界。刻着“吃水不忘挖井人”的立碑,还是当年的那块吗?那些有关执着、坚守、信念的标语,如今已经成为了大家瞻仰回味的历史印记。80多年前,几十万热血男儿,决心走上战场,多少父母坚毅决绝,多少妻子泪洒送别路,多少孩子从此没有了父亲……

  湘江之畔,九旬老人颤抖的声音,早已没了眼泪的双眸竟然湿润了,枪炮声、轰炸声、哀嚎声,声声催人心碎。这一仗,老百姓“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滔滔江水,洗尽尘埃,历史创伤永难抚平,高高飘扬的旗帜,是血染的风采。这大好河山,忠骨长埋,军魂永铸。

  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喧哗或耳语中流传的故事,谁还能讲述得清?当猛烈的颠簸把我们晃得七昏八素,望着越来越高的山,越来越险的路,竟然忘了来时的软语巧笑、儿女情长。穿越时空的对话,那些铁骨铮铮的汉子,早已是金戈铁马,家国天下,舍生忘死,望断天涯……

  两河口,随风而动的经幡,步履蹒跚的藏族阿妈,刻着“万字”图纹的白墙,以及屋顶上升起的炊烟,在大山峡谷中,显得那样的静谧、安详。皎洁的月光,像一道银瀑洒满了这个4000多米高的峡谷。当红军踏着坚定的步伐走过这一片雪域高原,“更喜岷山千里雪”的豪迈气魄,给这片纯净而圣洁之地,带来了新的生命。

  “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么?……没有,从来没有的!”伟人的豪迈宣言,向世界宣告了长征的伟大,这支英雄的军队,经历艰苦卓绝的斗争,成为了民族解放、建设新中国的历史选择,谱写了一首首波澜壮阔的伟大诗篇。

  烽火淬炼,铸就忠诚;信仰不改,一往无前。什么是长征精神?再多的辞藻也不能描述其万一。什么是对长征精神最好的传承?永葆为国为民之本色,永铸坚定信念之决心,沿着先辈足迹,越过每一个艰难险阻,去夺取更大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