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非公经济迸发新活力

08.07.2015  11:12

  星沙时报/星沙新闻网7月8日讯(记者 熊毅)位于长沙县星沙产业基地的星工场企业基地,致力于将自己打造成企业成长的“孵化器”和创业发展的“梦工厂”。2014年9月,负责人陈明民带领园区成功创建县级“同心园区”,期间得到了长沙县的精心指导和母公司湖南兴旺建设集团的大力支持,解决了园区和企业发展的系列问题,促进了园区快速发展。目前,园区已入驻企业46家,工业总产值逾7亿元,解决劳动就业2100余人。

  近年来,长沙县深入实施“同心工程”,着力构筑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和培养使用党外代表人士的平台载体,极大激发了非公经济参与社会经济建设的活力,有效促进了非公经济两个“健康发展”。通过“同心园区”创建,星工场企业基地涌现出了以园区负责人陈明民、丹芬瑞总经理张勇、北京思远科技总经理兰博、湖南澄源检测总经理杨玉霞等人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党外人士。

  “四同创建”是“同心工程”的有形化、具体化,包括“同心园区”、“同心项目”、“同心社区”、“同心乡村”创建。通过广泛深入开展“四同创建”活动,能充分发挥统一战线服务改革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特殊优势和作用。

  2014年9月,除了星工场企业基地创建为县级“同心园区”外,长沙县还有金井镇惠农村、星沙街道碧桂园社区、黄兴镇长沙南方钽铌有限责任公司分别创建为县级“同心乡村”、“同心社区”、“同心项目”。“四同创建”不仅为企业发展起到了实实在在的促进作用,还带动了非公经济积极参与村和社区建设,为社会经济发展增添了新动力、新活力。

  据统计,截至2014年底,长沙县非公经济生产总值占地区比重达96.3%,完成投资占全县社会投资比重达67%,解决劳动就业18.1万人。全县非公经济组织党组织已发展到273个,共有党员1953人。下一步,长沙县将深化民主法制领域改革,巩固和深化“同心工程”实效,加强非公经济组织党组织建设,鼓励引导非公经济代表人士和党外人士发挥自身优势,主动投身经济建设主战场。

[编辑:王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