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宁乡茶叶更加“香”起来

30.04.2015  10:14

 

 

 


      “美酒千杯难知已,清茶一盏也醉人。”谷雨时节,雨量充沛,茶叶色泽绿翠、叶质柔软、香高味醇,是一年之中茶的佳品。

 

  说到茶叶,宁乡茶叶特别是沩山茶叶,总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历史上,沩山出产的沩山毛尖与闻名天下的洞庭湖“君山银针”并称为“潇湘黄茶数两山”,自唐朝以来即为各朝的贡品,清同治六年被评为“全国十大名茶”。

 

  现实中,和沩山一山之隔的“安化黑茶”声名鹊起、红遍大江南北,而沩山茶叶似乎显得有些“英雄迟暮”。

 

  宁乡的茶叶何时能够真正像“安化黑茶”一样“香”起来呢?记者近日进行了调查采访。

 

  现状:沩山茶叶是一张亮丽的名片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沩山茶叶代表了宁乡茶业的发展水平。

 

  沩山系雪峰山余脉,海拔千余米,山上有天然形成的盆地,地势高峻,群峰环抱,境内溪流密布,常年云烟飘渺,罕见天日,有“千山万水朝沩山,人到沩山不见山“之说。沩山的茶园土层深厚,腐蚀性土壤、腐殖质丰富,麦饭石土壤普遍,茶树饱受雨露滋润,故而根深叶茂,梗壮芽肥,茸毛多,持嫩性强,是制作名茶的最佳原料,是富硒富锌有机茶最适宜生长的地方。

 

  清同治六年的《宁乡县志》云:“沩山六度庵、罗仙峰等处,皆产茶,唯沩山茶为上品”。“沩山茶,雨前采摘,香嫩清醇,不让武夷、龙井”。据悉,毛泽东和宁乡籍的刘少奇、谢觉哉、甘泗淇、周光召等对沩山毛尖情有独钟,独喜此茶。

 

  沩山乡人大主席杨望伟介绍,目前沩山初步建成了茶叶专业村4个,茶叶合作社10个,从事茶叶生产和加工的企业5家,另有5家作坊式加工厂。从2008年到目前,沩山在县委、县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投入9000多万元,生产基地由原来的4000多亩发展到2万多亩,新增生产线四条,茶叶产值达1亿元。沩山茶业产业化项目进一步提高了沩山茶的生产能力和品质,扩大了沩山茶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当地大量剩余劳动力、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大幅增长。沩山靓丽的茶叶走廊景观,与深沉厚重的佛教文化、辉煌闪烁的千手千眼观音、横空出世的沩山漂流、芬芳静谧的荷塘月色相得益彰,促进了西部旅游经济的发展,为沩山茶业产业的纵深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县农业局,记者拿到了去年茶叶产业的一组数据:全县茶叶生产面积57000亩;全年共生产加工茶叶5413.5吨,茶叶产值1.3687亿元;茶叶加工企业22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3家,市级龙头企业4家。可以说,目前,我县的茶叶产业正处在一个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阶段。

 

  瓶颈:品牌影响不大营销网络窄

 

  经过多年发展,宁乡茶叶已具备了良好的基础。金洲茶业“金洲”、“SHENNUN”品牌获国际商标注册,湘茗茶业“密印寺”牌商标、沩山茶业“沩山牌”商标获省著名商标称号,湘沩茶叶公司、河西走廊茶业有限公司、沩山茶业有限公司、密印生态茶业有限公司、炎羽茶业有限公司5家公司均通过了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沩山茶业已获得市级技术中心认证。

 

  虽然目前宁乡茶叶特别是沩山茶叶在省内外已小有名气,但其现在拥有的“江湖位置”与其历史地位、品牌价值远远不相对称。那么,到底哪些因素制约了我县茶叶产业的发展呢?

 

  “茶叶企业门槛比较低,小微企业多,都是分散型,做大做强不容易。”湖南沩山茶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宁乡县茶业协会会长黄雪钦告诉记者,沩山茶叶由于资金不足,经营管理层次比较低,没有大型的专业的销售团队,目前还是在区域性范围内经营销售。加上拓展的市场力不够,宣传广告投入少,大型的宣传活动寥寥无几,品牌影响力还停留早期的水平。

 

  “资本不足,贷款不易。”黄雪钦同时透露说,根据有关政策,茶叶企业的林权属国家公益林补偿范围,不能办理评估和过户登记手续,同时,我县未成立土地流转经营权证办理与登记机构,大部分茶叶企业没有资产抵押,导致融资成本过高,整体发展不足。

 

  “茶叶生产基地规模小,茶园管理粗放,单产低;茶叶加工企业规模偏小,技术力量薄弱;企业经营理念滞后;品牌建设欠缺;专业人才缺乏。”沩山乡在一份茶叶发展规划里也直面了沩山茶叶存在的不足。茶叶产业的发展同时引起了县特办的关注。县特办工作人员曾对此进行了一次专门的调查,据介绍,宁乡茶叶要凤凰涅磐,华丽转身,亟待破解如下瓶颈:品牌影响力不大,茶叶产业品牌多而杂,宣传力度不强,知名度不高,竞争优势不强;研发技术力量不强,设备不够先进,企业人才资源不足,没有将沩山茶叶的特点、优势和潜力挖掘出来;营销网络不广,茶叶主要销售市场在长沙、湘潭、株洲等市县,国内其他省市市场占有率不高。

 

  蓝图:让宁乡茶叶香飘四海

 

  2014年,安化茶园面积达25万亩,茶叶加工量4.95万吨,综合产值78亿元,茶叶税收1.2亿元。去年底,宁乡组团对安化黑茶产业进行了考察,就基地建设、品牌打造、市场开拓、政策扶持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的交流学习,以振兴宁乡茶叶。

 

  “宁乡茶叶要做大做强,最重要的是要进行品牌文化建设的打造。”黄雪钦表示,要在政府主导下,开展网络、电视、报纸、微信等大型宣传活动,如茶叶文化节,茶叶加工制作比赛等,每年要有一两次重大活动。“沩山茶有深厚的历史底蕴,有很大的品牌价值,适合打造有机云雾茶、高山茶,茶叶本身内涵物丰富,含有多种微量元素,是人类的健康产品。”黄雪钦说,茶叶产业投资回报周期长,虽然现在发展缓慢些,但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健康产业、朝阳产业,是带动当地老百姓致富的“绿色银行”,“我们公司就带动了周围3000多户茶农致富,一年仅发放工资就1000多万元。”对沩山茶叶今后的发展,黄雪钦提出了自己的构想:开展茶叶微量元素的权威检测认证;开展地理标志品牌建设和非物质遗产申报;复兴沩山黄茶品牌;整合资源,统一对外进行广告宣传;引进一家大型企业,统一收购茶叶企业,整合上市。

 

  “沩山茶叶要想获得跨越式发展,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加大投入,扩大基地规模,改善加工环境,重塑‘沩山茶’品牌。”沩山乡相关负责人透露,农业发展已进入“品牌竞天下”的时代,沩山茶叶必须实现由产品经营向品牌经营的转化,沩山将以地域品牌“沩山毛尖”为品牌建设切入点,对外全力打造“沩山毛尖”品牌,积极加强对“沩山毛尖”品牌的宣传、推介、营销策划和市场监督等工作的管理,将沩山茶叶品牌做大做强。

 

  宁乡是首轮省特色县域经济重点县,对茶叶企业的支持力度空前。今年4月,湖南茶叶基地工作会议提出,到2020年,全省建设300万亩优质茶园,年产茶叶45万吨,实现1000亿元茶业综合产值,全省茶农收入翻一番。而至2014年,全省茶园总面积还不到200万亩,茶叶产量不足20万吨。利用组合拳打出品牌影响力,抓住省市县提供的各种机遇加强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借助“互联网+茶叶”做好线上线下销售,宁乡的茶叶一定会迎来辉煌的明天,走向世界,香飘四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