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街上扫码送礼的陷阱

19.10.2015  17:42
      只要扫码添加微信号,就可获赠移动电源、自拍杆等小礼品。连日来,各地街头涌现出很多这样的扫码送礼品活动。针对这些问题,警方提醒市民,莫要被天上掉下的“馅饼”所骗。       诈骗花样多       据了解,电信诈骗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短信诈骗。主要是通过发短信的方式诈骗当事人钱财,或冒充亲人亲属发短信告急求援以便骗取钱财;或冒充国家行政执法单位发短信要求缴纳费用骗取钱财;或假冒中奖名义骗取钱财;或冒充银行发短信要求核对银行账户或以账户不安全要求将被骗者银行账户转到 “安全帐户”为名实施诈骗。       借款诈骗。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打电话给受害人,称自己是受害人朋友,急需用钱,骗取受害人钱财;二是在网上盗用受害人关系密切的QQ用户的QQ号,同受害人聊天,从而向受害人借钱骗取钱财。       网络诈骗。利用网络炒股、炒期货为由,骗取受害人参与,在开始时许以高额回报,并给受害人一些甜头,让受害人不断汇出大额资金,最终将受害人资金骗取;另外就是利用网上销售价格低得出奇的物品,要求受害人汇一定的定金骗取钱财。       莫贪小便宜       公安机关提醒群众提高警惕,加强防范。虽然犯罪分子机关算尽,变化不同的手段实施诈骗,但只要广大群众不轻信意外中奖,不贪小便宜,遇事不惊慌,就可以防止电信诈骗犯罪的发生。为避免群众财产的损失,防范尤为重要,在日常生活中,应搞好一下几个方面的防范。       对飞来的横财和好处要深思,克服贪念、捡便宜的趋利心理,不能对从天而降的“利益”欣喜若狂,否则就会失去理智,要知道天上是不会掉馅饼,也没有免费的午餐。对于网络上炒股、炒期货;价格低得出奇的商品要慎之又慎,不要为了蝇头小利蒙受损失。       遇到自称是亲朋好友或者亲属朋友的电话、QQ借钱,切记“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不可因情感或义气而跟着感觉走,接到此类电话、短信或网络求助应当多和家人商量,理智地去核实对方的身份,万万不可随便将钱汇入对方提供的账户。
人口、居民身份证及出入境办证情况表2016年9月-2017年8月
  户籍人口居民身份证及出入证办证情况表: Upload/2017/09/201709201128485290.公安厅
机动车及机动车驾驶人分市州情况表2016年9月-2017年8月
  机动车及机动车驾驶人分市州情况表: Upload/2017/09/201709201150579530.公安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