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力争2018年实现超级稻每公顷16吨

22.10.2014  10:36

  本报记者颜宇东长沙报道

  在10月21日的湘江论坛上,作主旨发言的袁隆平展示了一张超级稻稻田的图片。他说,稻穗铺下来跟瀑布一样,俗称瀑布稻。他的超级稻在今年实现亩产千公斤后,建议国家立项第五期超级稻每公顷16吨,并争取在2018年实现。

  同来参加此次论坛的外交部原部长、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会长李肇星,故宫博物院院长、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单霁翔都表达了对袁隆平的尊敬。李肇星还在会上发布了会前十分钟从袁隆平那里了解到的最新消息,“很快要把一百亩以上连片的稻田,每亩的产量提高到1246.7公斤”。

  “这个消息是第一次发布”

  会前十分钟,李肇星跟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见了一面。李肇星致辞时将见面时得到的一个消息发布了出来。

  “袁隆平先生很快要把一百亩以上连片的稻田,每亩的产量提高到1246.7公斤,世界第一,这个消息是第一次发布”,他说。

  此次来望城之前,李肇星才从印度回来。在他看来,到上个星期为止他一共到过183个国家,他到过的那些国家的当地朋友都赞扬袁院士,“解决了那么多人的吃饭问题”。

  已经84岁高龄,但身体看上去健朗的袁隆平在演讲中说,从理论上来讲,水稻的产量按光能利用率来计算,如果充分利用光能,以盛产水稻的长沙地区为例,水稻亩产可以达到1500公斤,也就是每公顷可以达到22.5吨,前景很大。“依靠自己努力,依靠科技进步,中国人通过自己完全能够解决吃饭问题,把饭碗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上。”他说。

  作为特例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年前,故宫博物院院长、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单霁翔接到了由国务院转来的一封信,信是由袁隆平院士写的,信中提出将安江一块为杂交水稻做出了37年贡献的水稻田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单霁翔在10月21日的湘江论坛上讲起了这件往事,他当时对这样一块土地能

  袁隆平:力争2018年实现超级稻每公顷16吨

  2014年10月22日

  本报记者颜宇东长沙报道

  在10月21日的湘江论坛上,作主旨发言的袁隆平展示了一张超级稻稻田的图片。他说,稻穗铺下来跟瀑布一样,俗称瀑布稻。他的超级稻在今年实现亩产千公斤后,建议国家立项第五期超级稻每公顷16吨,并争取在2018年实现。

  同来参加此次论坛的外交部原部长、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会长李肇星,故宫博物院院长、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单霁翔都表达了对袁隆平的尊敬。李肇星还在会上发布了会前十分钟从袁隆平那里了解到的最新消息,“很快要把一百亩以上连片的稻田,每亩的产量提高到1246.7公斤”。

  “这个消息是第一次发布”

  会前十分钟,李肇星跟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见了一面。李肇星致辞时将见面时得到的一个消息发布了出来。

  “袁隆平先生很快要把一百亩以上连片的稻田,每亩的产量提高到1246.7公斤,世界第一,这个消息是第一次发布”,他说。

  此次来望城之前,李肇星才从印度回来。在他看来,到上个星期为止他一共到过183个国家,他到过的那些国家的当地朋友都赞扬袁院士,“解决了那么多人的吃饭问题”。

  已经84岁高龄,但身体看上去健朗的袁隆平在演讲中说,从理论上来讲,水稻的产量按光能利用率来计算,如果充分利用光能,以盛产水稻的长沙地区为例,水稻亩产可以达到1500公斤,也就是每公顷可以达到22.5吨,前景很大。“依靠自己努力,依靠科技进步,中国人通过自己完全能够解决吃饭问题,把饭碗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上。”他说。

  作为特例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年前,故宫博物院院长、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单霁翔接到了由国务院转来的一封信,信是由袁隆平院士写的,信中提出将安江一块为杂交水稻做出了37年贡献的水稻田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单霁翔在10月21日的湘江论坛上讲起了这件往事,他当时对这样一块土地能不能列入文物保护单位表示怀疑。之后,他专门去了安江农校,看到了这块土地上创造的奇迹,以及当时袁隆平在那里居住的一间破旧的房子。单霁翔等人回去之后专门给国务院写了一份报告,呼吁把这里作为中国的一个特例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8月12日,杂交水稻发源地安江农校纪念园正式挂牌,作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不能列入文物保护单位表示怀疑。之后,他专门去了安江农校,看到了这块土地上创造的奇迹,以及当时袁隆平在那里居住的一间破旧的房子。单霁翔等人回去之后专门给国务院写了一份报告,呼吁把这里作为中国的一个特例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8月12日,杂交水稻发源地安江农校纪念园正式挂牌,作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稿源:红网-潇湘晨报)
(作者:记者颜宇东)
(编辑:王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