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蒸湘区试水纪委书记排序前移

30.05.2015  20:51

  红网衡阳5月30日讯(潇湘晨报记者 赵晶)因为“不好监督、不能监督、不敢监督”,对纪检监察机关来说,同级监督一直是个“敏感话题”。5月29日,潇湘晨报记者从衡阳市获悉,为解决同级监督职位匹配的问题,该市的蒸湘区决定结合机构改革,将新任纪(工)委书记(纪检组长)在领导班子中的排序前移,这在湖南尚属首例。

  衡阳市蒸湘区是省纪委“加强纪委对同级党委特别是常委会成员监督”的试点单位之一。

   从论资排位到论“”排位

  “要按照忠诚、干净、担当的标准选用纪检干部。”记者从蒸湘区纪委了解到,此次的试点将结合机构改革进行。

  新任的纪(工)委书记(纪检组长)排序将前移:各乡镇街道纪委书记排人大主席、政协联工委主任之后。区直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由区级领导兼任的,纪(工)委书记(纪检组长)排在第一副职之后;党(工)委(党组)设有副书记的,纪(工)委书记(纪检组长)排在党(工)委(党组)副书记之后;党(工)委(党组)未设副书记的,纪(工)委书记(纪检组长)排在党政正职之后。因职务调整不再担任现职后,根据新任职务按任职时间排序。

  此前,纪委书记在同级党委中的排序一般按资历进行,而此举一出,意味着论“”排位将转变为论“”排位,为强化党内监督提供制度保证。“纪委书记在同级党委中排名靠前,的确更便于监督。”湖南省委党校教授王学杰说。同时,他也指出,要从根本上解决同级监督难的问题,还需更进一步实行纪委垂直管理。

   专注主业,不再分管“副业

  蒸湘区委还规定,纪(工)委书记(纪检组长)实行“六不分管”:即不得分管征地拆迁、招商引资、计划生育、安全生产、财务、后勤等业务工作,将主要精力聚焦主责主业,落实“三转”要求。

  以往,纪委书记、纪检组长作为领导班子成员,除了纪检工作,往往还不同程度地负责一些其他工作。有的参与拆迁,有的参与招商,这些与纪检本身无关的“副业”,一方面分散了纪检部门的精力,一方面又混淆了纪检部门的角色。

  “就是要让纪检部门专心做好监督、执纪、问责三件事情。”蒸湘区委常委、纪委书记刘利民说。

  “纪委的专职工作人员,都应当全身心投入主业之中。”王学杰说。在他看来,这不仅是精力分散的问题,分管其他工作让监督者又成了参与者,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让纪检部门恢复“本来的工作状态”,才能够增强工作的独立性和权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