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拼命三郎”王小平:铮铮铁骨铸检徽

10.10.2015  14:50

他略微佝偻,可正是这看似些许弯曲的脊梁承载着正义的力量;他外形消瘦,可正是这看似瘦弱单薄的外表包裹着一副铮铮铁骨,他的名字叫王小平,是一名在衡阳县人民检察院默默奉献了30年的检察官。30年来,他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忘我地工作在第一线,期间遭遇两次大病甚至有失去生命的危险,但他仍无怨无悔地坚守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

他是尽职尽责、带病作战的“拼命三郎

1985年,刚考入衡阳县检察院工作的王小平被安排到经检股(反贪局前身)。不是科班出身的他,为了尽快适应工作,经常通宵达旦的学习法律知识和司法实务。由于肯钻研、悟性高,很快就成了一名办案能手。在办案时,他始终发扬着“四不怕”精神:熬夜不怕通宵达旦,说理不怕口干舌燥,查帐不怕琐碎麻烦,取证不怕爬山涉水。这“四不怕”精神促就了王小平和他的同事们查办了一个又一个的大要案,扳倒了一个又一个的贪官污吏,特别是成功办理了衡阳县首例“零口供”职务犯罪案件。但也正是由于这种高负荷的工作压力和长期无规律的饮食及睡眠不足的生活节奏,影响了他的身体健康。

身体越来越瘦,脸色越来越差。1997年2月,王小平的妻子终于说服他去医院检查身体,一查竟然是患了糖尿病。院里为了照顾王小平的身体,将他安排到控申科负责举报中心的工作。虽然带病在身,但王小平仍然发挥着“拼命三郎”的本色,当年就从高检院捧得“全国文明接待室”的荣誉称号。2010年,院里自侦部门办案人员紧缺,王小平得知此情况后便向院领导主动请缨,申请调回反贪局工作。从此,王小平的作息时间便成了“早七晚八,休息日白搭”。2011年8月,王小平被抽调到省院办理专案,为了突破一名案件行贿人,王小平整整两天两夜没合一下眼。案件突破后,王小平才发现自己左耳后面不知何时长了一个绿豆大的颗粒。当时,王小平一心扑在专案上,对此并没有放在心上。然而,这个颗粒却在疯狂的生长,王小平不想因此而影响工作,他向同事们隐瞒了病情。直到10月份,案件接近尾声时王小平才回衡阳,而他的妻子却惊讶地发现,两个月不见的丈夫,耳根处竟然长出了一个有鹌鹑蛋那么大的东西。后经医院检查确诊为左腮腺鳞癌。经过开刀和长达30多次的放疗,几个月后,还未痊愈的王小平请求院领导让他重新回到工作岗位。

他是迎难而上、勇挑重担的“铮铮铁汉

你真是检察事业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这是同事们对王小平玩笑式的评价。

2012年初,衡阳县检察院按照高检院、省、市院的统一安排部署,成立了案件管理中心。大病初愈的王小平主动向院领导提出希望到该部门工作。很多同事劝说他:“这个部门刚刚成立,业务量大,还是不要去的好。”王小平笑笑说:“不用做外勤工作了,给案件把把关这点小事我还是做得来的。

案件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是对检察机关的案件受理、分流和移送等程序性事务以及案件办理的综合性事务进行统一、集中管理。因此,该部门的工作错综复杂,流通的案件数量多,日常统计核对及转运的数据量大,一个不起眼的错误很可能会影响案件的质量或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在工作步入正轨后,王小平以细心谨慎的态度对待每一个案件,为了确保转运的案件信息无误,王小平总是一遍一遍、不厌其烦地核对。同时,由于从事案管工作是对案件质量进行把脉问诊,对案件承办人在文书制作、程序执行和案件办理等方面进行事后检查,是做“豆腐里挑刺”的事,因此,从事案管工作也是最容易得罪人的事。在工作中,王小平必须向他人指出案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整改意见,以防止和杜绝类似事件在每个承办人手上再次发生。对此,一些不能理解的同事会因此产生抱怨和牢骚,认为是小题大做。而王小平总是耐心的和同事进行沟通,让他人能欣然接受并改正错误。在王小平的带领下,成立不久的案件管理中心便取得了一定成绩,多次在全市的部门考核中被评为优秀,该部门的工作经验也在全市得以推广。

他是秉公办案、淡泊名利的“铁面包公

正人必先正己。作为一名长期在自侦一线战斗的检察官,他从不为私情所动,不为私利所惑。在犯罪分子的眼中,他是一个严格执法、紧扣法律准绳的人;在说情者、送礼人眼中,他是一个古板、不近人情的人;在同事眼中,他是一个清正廉洁、铁骨铮铮的硬汉。

2010年,王小平同志在在承办县某局局长的案件时,犯罪嫌疑人家属请动了他的一位同班同学找到他家,硬要塞给他一些高档烟酒,他不光拒收了这笔到手之财,而且对同学晓之以理:“你这么搞,不仅失去了党性原则,害得我们都违反党纪国法,咱们之间的同学情分也会就此断掉了。”他的同学听后只好拿着烟酒悻悻而去。2011年,在查办某国土所工作人员贪污案件时,由于案情牵涉到某些人的既得利益,一些不怀好意的人多次打来匿名电话,扬言要对他进行报复,亲朋好友都劝他别那么认真了,他听后淡然一笑:“这世道永远都是邪不压正,只要我是依法秉公查办,我还会怕他那邪魔歪道?”该案嫌疑人后被法院依法作出了有罪判决。

他是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爱心人士

王小平的伯父是孤寡老人,2007年因中风住院,没有子女照顾,也没钱医治。王小平和妻子商量,将伯父当做自己的父亲,接到家中照料,照顾他的后半生。在王小平和妻子的悉心照料下,伯父渐渐恢复健康,但他的下肢已经瘫痪,生活无法自理。对此,王小平并没有任何怨言。自2007年以来的8年间,王小平夫妇多年如一日,不嫌麻烦每天负责这位81岁高龄老人的饮食起居,喂饭喂水、端屎端尿、擦拭身体,就像照顾亲爹一样照顾着伯父。身边的朋友、同事很是心疼王小平的身体吃不消,而王小平对于他人的劝说,也总是笑笑地回答:“没有关系,只要他老人家开心,我们做晚辈的就心满意足了。”后来,在王小平的感召下,他弟弟也参与到照顾伯父的行列中来。

在王小平的眼里,不仅自己的亲戚应该去帮助,那些社会上生活困难的家庭同样需要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在经济并不富裕的情况下,王小平经常去看望那些孤寡老人,资助那些贫寒学子,每逢灾区募捐,王小平总是毫不犹豫的倾其所能去帮助灾区的群众,同时,他还长期帮扶对接贫困村的一些村民,每年定期给他们捐助一些物资。

铮铮铁骨,检徽闪耀。三十年来,王小平同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忠诚地履行着党、人民、国家和法律赋予的神圣使命和崇高职责,几十年如一日地无悔奉献和付出,谱写了一曲曲忠诚和正义之歌。(黄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