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创新机制促转型 提质增效求发展

13.06.2016  17:04

  近年来,衡阳市创新机制促农机工作转型升级,农机装备结构进一步优化,农机服务产业化发展水平大幅度提升,全市农机化发展呈现“全程、全面、高质、高效”的良好态势。 
  一是大力推广应用农机新机具新技术。大力推广应用了粮食烘干、机械植保、秸秆综合利用、机械深松等农机新机具新技术,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近两年,共推广了大型谷物烘干机150台,建成乡镇区域水稻干烘中心60个;推广无人植保飞机50多架,重点解决了种粮大户的烘干、植保难题。今年,全市重点推广秸秆还田机械,利用收割机加装秸秆还田装置,将作物秸秆直接粉碎还到土壤中。
  二是积极推进建设商品化机育秧。把探索多种机育秧方法和推进商品化育秧作为突破育秧瓶颈的重要举措。全市共探索出和完善了三种机育秧方法,即低拱小棚、大棚育秧、工厂化育秧,成功破解机育秧“瓶颈”。全市注重办点示范与立足规模结合,最大限度地激发了群众参与育插秧机械化的积极性,有效推动了机育插秧在全市的普及。今年,全市新建300亩以上规模商品化机育秧基地18个,按照机育插1:100测算,可以满足大田机插秧54万亩,全市早稻、中稻机插秧面积达到了149.1万亩。
  三是着力引导农机合作社发展农产品初加工。采取政策支持、项目扶持、技术指导等措施,引导合作社积极开展特色稻米加工、特种水产养殖和特色蔬菜生产,创建地方特色农业品牌,增强自身发展竞争力,实现了由单一生产服务型向“服务+生产+加工”的“多主体”华丽转身。目前,全市从事农产品初加工的农机合作社达72家,拥有特色产品商标9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