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农村综合改革亮点频见

26.09.2016  23:11

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 一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纵深推开。截至目前,衡阳县、石鼓区、雁峰区已完成摸底调查、实地指界和两轮调查结果公示工作,转入数据库和档案建设阶段;常宁市、祁东县已完成摸底调查工作,实地指界分别完成98%、98.3%,第一轮公示分别完成93%、100%,二轮公示正在全面推进;衡南县、耒阳市摸底调查分别完成99%和95.6%,实地指界分别完成98%、94.8%,第一轮公示分别完成85%、78%。二是三级土地流转服务平台进一步完善。今年以来,按照“县有土地流转服务中心、乡有土地流转服务所、村有土地流转服务信息员”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县乡两级土地流转服务机构的硬件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各项服务制度,明确专职人员处理服务事项,并加强对各级业务人员的土地流转政策法规培训。各地进一步创新机制,严格程序,强化监管,规范管理,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大力开展土地流转工作,土地流转行为不断规范,各县(市)区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体系也得到进一步健全,土地承包经营纠纷得到有效调处。截至目前,全市农村土地流转面积达508.86万亩,占农村土地总面积的29.78%,其中流转耕地259.43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53.75%。三是在全省率先出台鼓励工商资本进入林业的政策措施及监管办法。2015年,衡阳市在全省率先出台了《关于鼓励社会主体参与造林绿化的指导意见》,积极引导工商资本进入林业,超前完成省下达的改革任务。

二、金融服务“三农”改革效益渐显。 出台《衡阳市金融服务“三农”工作方案》,在全省率先搭建以“四中心两公司一协会”为核心的县乡两级“三农”金融服务平台,逐步破解“三农”发展融资难题,金融服务“三农”在全国创造了“衡阳经验”。近期,由市政府金融办牵头,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结合各地实情,以各县(市)区为主,参照耒阳模式,出台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管理办法。同时,指导耒阳市开展农房抵押贷款,协调更多银行机构参与该工作,共发放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80笔,金额达1762万元。

三、农贸市场改革顺利进行。 根据市政府2015年第50次、第59次常务会议精神,将衡阳市市场服务中心更名为衡阳市市场管理处,为正科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将其屠宰职能连同10名工作人员到划转市畜牧水产局;及时做好了列入2017年财政预算准备工作。同时,制定了农贸市场标准化建设方案,引进粤商投资控股集团参与农贸市场改革和提质改造,珠晖区、石鼓区样板市场已投入使用。

四、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得到健全。 一是新一轮农垦体制改革试点扎实推进。按照农业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深化农垦改革专项试点工作的通知》和《深化农垦改革专项试点任务书》及省农委的要求,已组织衡东县园艺场等填写三个方面的改革试点任务书并上报。同时,深入衡东县园艺场、金甲岭农场,开展了调查摸底工作。二是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全面推进。已成立市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同时,起草了《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实施意见》,并征求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意见,上报省供销合作社于6月底预审通过,现正按程序呈报市委、市政府审批。三是市级农业科研院所体制机制改革如期进行。已收集四川等省份农业科研院所改革情况,初步完成前期研究工作,现正参照农业部和各省的政策进行措施问题确认。四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蓬勃发展。支持发展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深入推进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示范型家庭农场创建活动,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截至目前,全市各类专业大户达74087户;农民合作社达4032个,其中今年新发展420个,新增成员4577个,新带动农户13738户;工商登记家庭农场2624户,其中今年新发展440户,新增农场劳动力2069个;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338家。全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土地、出产的主要农产品实现双过50%。

五、农业支持保护机制逐步建立。 一方面,加快“衡阳智慧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衡阳智慧农业”微信号提供农技信息服务780人次,发布政策解读信息4篇,公开工作动态信息8条;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据库进入测试阶段。另一方面,借力“互联网+”,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创建新型主体电子商务示范商务4户;借力祁东黄花菜节,开展线上线下交易,推动电子商务发展。

六、农村精准扶贫开创新局。 围绕三年扶贫攻坚计划,出台了7个扶贫政策性文件,突出抓好产业、安居、金融、创业就业、教育、救助、基础设施、流通服务、兜底保障和基层党建等十大扶贫举措。30名市级领导联点帮扶30个贫困村,207个党政机关开展联村帮扶全覆盖,395个贫困村实现驻村帮扶全覆盖,建档立卡的146163户贫困户444321个贫困对象实现结对帮扶全覆盖。市县两级党委、政府签订脱贫攻坚责任状,要求2016年全市扶贫开发总投入5亿元以上,实现73725名贫困人口脱贫,贫困村年末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250元,增长10.3%。制定《衡阳市脱贫攻坚责任清单和任务清单明细表》,把中央的《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和省委的《实施意见》确定的101项和95项任务分解成34项责任清单和任务清单,并明确了牵头单位、责任单位。出台《衡阳市“十三五”脱贫攻坚工作成效考核办法》,严格考核各责任单位。易地扶贫搬迁和安居扶贫工程全面推进,今年8356人搬迁计划、5000户贫困户危房改造任务已明确到人到户。开展农村低保兜底脱贫对象认定和农村低保全面清理活动,已在衡阳县完成农村低保与农村扶贫的“两线合一”试点工作。启动农村信用社(农商行)和邮政储蓄银行扶贫小额信贷项目,开展小额信贷评级授信的贫困户达56552户,参评率达39%;获得有效授信户达48190户,授信率达85%;授信额度达128122万元;全市扶贫小额信贷计划贷款贫困户29025户,新增贷款计划数43718万元,年内已累发放贷款3341户8115.6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