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夯实服务群众基础 让“最后一公里”缩短为“零距离”

27.03.2016  09:34

  群众有问题,“12345”政府服务热线指挥中心为您解答;群众要办事,政务服务中心一站式为您办理;孩子放学了,社区“四点半课堂”帮忙照看;老人要照顾,“日间照料中心”提供帮助……“民生线”、“连心桥”、“快车道”,这些都让服务群众绝不是一句口号,而已成为衡阳老百姓真真切切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在举措。

  唐军华是衡阳市蒸湘区立新二社区的网格巡查员,巡查中他发现,社区健身器材中,乒乓球台、篮球架篮筐存在破损情况,他立即用手机拍了照片,通过安装了“社管通”的手机终端上传到网格化信息管理平台。

  5分钟后,珠晖区临江社区工作人员来到关双红家中,询问老伴的身体情况,确定需要就医后,立即为其联系附近的医院。这让老两口舒了一口气。

  就这样,只需一部小小的手机、一个呼叫器,就可将日常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直达区网格化指挥中心信息平台,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多方联动的网格管理模式。网格员们和社区工作人员主动发现问题,成了解决问题的能手和高手,改变了过去坐等上门办事的模式,提高了社区居委会服务居民的能力。目前,我市已将党建、综治、人社、安全等12大类常态工作全部纳入网格化管理,不仅提高了社会管理水平,也为社区和乡镇老百姓排忧解难。让每一件贴近百姓的大事小事、难事易事,都事无巨细地纳入网格化社会服务平台之中。

  2015年10月26日,衡阳市政务服务中心新址正式试运行,一大早就迎来了大批前来办事的群众。受一家新成立的交通运输公司委托,谢恒江前来为公司办理营业执照。在市工商局企业登记窗口递交资料,并根据提示填写好表格后,不到2个小时,谢恒江就领到了证件。

  曾经的政务服务中心面积狭小,部门职能无法完整进驻,审批服务事项无法完整一次性办理。新建的市政务服务中心建筑面积达10313平方米,共设置服务窗口258个,分为商事登记、社会管理、投资建设、国土登记、房产登记、中小企业服务等六大服务区域,进驻了工商、质监、国土、水利等50家单位,可受理、办理494项审批服务事项和水、电、气、通信等公共服务事项。

  为真正实现“进一家门、办所有事”,衡阳在全省率先推出商事制度“改革套餐”,全面启动企业“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强力推行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改革 ,为企业和群众提供真正的“一站式”优质政务服务。同时,编制了政府部门权力清单和流程清单。为办事群众提供统一、全面、规范、清晰的办事指南和办事路径。改革之后,31个部门205项行政许可项目流程重新厘清,承诺时限从法定的4100个总工作日减少到906个总工作日,减少3000余天,提速率达77.9%;行政审批环节总数从1025个精简到408个,精简率达60.2%;窗口即办件达到审批项目总数的29.8%,市本级行政许可项目中每3项约有1项能在1个工作日内当场办结。衡阳市一系列改革措施的推行,让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缩短为“零距离”。

常德审计:推动市属国有企业“瘦身健体”规范运行
     下发15张审计调查表,全面摸清国有企业家底;报送的23篇审计要情和专报全部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促进市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出台制度18项,促进企业完善政策制度33项;揭示大量违纪违法问题,挽回经济损失2.审计厅
宁远县:三向发力抓整改 联农带农促增收
     永州市宁远县以乡村振兴相关政策和资审计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