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县秸杆还田腐熟技术项目实施成效明显

21.01.2015  19:42

今年,衡阳县全部落实秸杆还田腐熟技术应用面积160653亩,推广应用秸杆腐熟剂321.306吨。项目实施地点涉及26个乡镇, 296个村12345户农户、11个专业种植合作社及种植大户。农业局举办县、乡、村二级培训班220期,培训乡村干部、专业合作组织、种植大户、科技示范户1256人次,培训示范农户15000多人次,发放技术资料30000份。核心示范片分布在西渡、台源、演陂三个镇的39个村,惠及农户2586户。秸杆还田技术核心示范区严格执行“五有”标准(有专人负责、有实施方案、有试验田块,有示范标志牌,有观察记载料)。

项目的实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一是项目实施区增收节支效果显著。秸杆还田的稻田比没有还田的稻田亩平增产40.5公斤,亩节约肥料成本9.5元,项目区共节本增效1844.3万元。二是耕地基础地力得到显著提高。改善了土壤的理化性状,土壤PH值提高了0.1-0.4个点,土壤酸化趋势得到遏制,农产品品质得到改善,产量大幅提高,同时农产品质量安全得到保障。三是改变了农民的施肥习惯。以往农民只重视化肥,不重视有机肥投入,随着腐秆剂的推广和新技术模式的应用,解决了以前秸秆还田腐解慢、效果低等生产中一系列的实际问题,农民推广秸秆还田的积极性得到了很大提高。四是改善了生态环境。农作物秸秆还田,能抑制杂草生长,降低水分蒸发。据观测,秸秆还田的土壤田间持水量提高10%以上,比未实施秸秆还田的土壤抗旱能力提高7-10天。农作物秸秆还田减少了农作物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避免了农民在田间地头直接焚烧秸秆,既保护了环境又减少火灾隐患。推广秸秆还田和发展绿肥生产,减少了化肥投入,对建立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基地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