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县早稻专业化集中育秧工作成效显著

09.06.2016  01:05

今年,衡阳县粮食生产按照“稳粮增收调结构、提质增效转方式”的总体思路,稳定种植面积,确保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地位,狠抓早稻集中育秧工作,全县早稻专业化集中育秧大田示范面积79289亩,其中机插秧69921亩、抛秧9368亩,培育规模以上专业化集中育秧大户主体172个。通过大力推广机插秧、软盘抛秧技术,全县种植早稻67万亩,力争双季稻面积突破137万亩。

一是规模经营水平大幅提升。 组织专业化集中育秧主体重点在金溪镇、溪江乡、界牌镇、栏垅乡等育秧技术专业化社会化服务及规模化生产水平较低的乡镇实施早稻专业化集中育秧,提升育秧技术和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水平,促进水稻规模生产发展,涌现一大批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组织等新型种粮经营主体。今年,全县30亩以上种粮大户6427户,较上年增加3555户,其中100亩以上942户;新增家庭农场51户、合作组织20个。

二是育秧主体实力显著增强。 加大培训扶持力度,支持培育、壮大专业化集中育秧主体,支持其维修原有育秧设施,推广恒温催芽箱催芽、高速播种、叠盘暗出苗等育秧新技术。鼓励建设标准化育秧大棚,增强育秧主体实力,提高社会化集中育供秧服务水平。同时,引导、支持未开展集中育秧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的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充分发挥规模、资金、技术优势,在满足自身生产需要的情况下,拓展服务范围,积极开展向本村及周边普通农户提供育插秧的专业化、社会化服务,进一步壮大专业化、社会化集中育秧主体队伍实力。全县新增专业化集中育秧主体29个,育秧大棚15个,恒温催芽箱20台,建设1个水稻集中育供秧服务示范中心。早稻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示范区、稻稻油区、一季稻“插花”区全面普及早稻专业化集中育秧。

三是高产集成技术广泛应用。 一是选用高产优良品种。选用湘早籼42号、湘早籼45号、桃优香占、盛泰优018、泰优390等高产优质稻品种,实行一地一品。二是开展增密行动。增加用种量。杂交稻一般每亩大田用种量为3公斤,常规稻4.5-5公斤。三是推广壮秧技术。采用敌克松消毒,旱育保姆拌种,瑞苗清、安泰生防病,吡虫啉治虫,碧护、活性钾保苗健苗等技术措施,提高出苗率、成秧率,培育健壮秧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