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县大力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

12.01.2015  19:07

今年,衡阳县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坚持立足产业、政府主导、多方参与、注重实效的原则,共培训新型职业农民2750人。培训类型涉及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社会服务型等,其中培训以种粮大户为重点的专项技术培训人数达到2000人。通过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开扩了视野,拓宽了思路,提高了素质和技能。

为了搞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县农业局成立了培训领导小组专门机构,组织开展培训工作。一是严格按要求选择培育对象。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以自愿报名,村组推荐,再按生产规模、年龄、文化程度等条件择优选拨,培育对象主要以农业生产为职业、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收入主要来自农业且达到一定水平的现代农业从业者。二是确定培训单位和实训基地。经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实地考察,确定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机化学校和湖南安邦新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三家单位为今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机构,三湖镇(水稻示范)、岘山镇(油菜示范)、衡阳市现代农业示范园为实训基地。三是建立师资库,确定培训内容。先由各培训机构上报往年培训师资情况,再对农业、畜牧、农机等单位高级职称人员进行摸底,按照理论和实践经验并重,校企联合,引进高精尖师资相结合的原则,遴选出培训教师,建立师资库,并以此作为以后培训师资的主要力量。

培训内容

根据该县农业特色,确定以水稻、棉花油菜种植为主,蔬菜、果木种植为辅的现代种植业,以养猪、养鱼为主的现代养植业为主体的培训内容,再结合现代农业产业化、农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模式,教授现代农业与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农产品质量与安全、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市场营销及物流等方面知识。并根据确定的培训内容,选定、征订、编写适合该县实际需要的培训教材。四是培训形式多样化。实行“分阶段、重实训、参与式”培育模式,以室内集中教学、实训基地实践教学培训形式为主,到科技农业示范园、新型农村合作专业社示范基地和外县参观交流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尽量做到形式多样化。各培训机构按不同培育类型分别开设了水稻、棉花、水果树、蔬菜的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水稻集中育秧技术,机插秧技术,牲猪养殖技术,淡水鱼养殖技术,沼气生产技术、立体种养技术等课程。组织培训学员到实训基地实践时到岘山镇学习了油菜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到三湖镇学习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到衡阳市现代农业示范园学习了蔬菜、果树栽培技术等。参观了樟木双衡、七星两个村的沼气生产和立体种养农场,还组织学员到韶山市韶之红态空农场参观学习。五是加强培训管理和考核。为了保证培训实效,不走过场,县农业局科教股每天必到培训课堂清点培训人数、了解教学质量,核实培训进度。对于生产经营型和专业技能型、社会服务型职业农民培训班,培训完成后还组织了考试考核。对于培训学员的培训考核成绩存档保存,以后作为发放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证书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