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县加强水稻二化螟的防治工作

06.05.2015  23:50

今年第一代二化螟在衡阳县发生与危害呈上升趋势,县观察区二化螟冬后残留基数加平亩虫10513条。预计卵孵期在4月底-5月2 0日,卵孵高峰在5月8日左右。同时稻瘟病在适温多湿的气候条件下有利于发生流行,特别在老病区及感病品种上易发生流行。鉴于当前病虫发生特点,结合该县的耕作习惯,衡阳县农业局植保部门及时出台了防治措施。一是明确防治时间。规定5月10日-16日对于秧苗移栽前没有施用对口送嫁药的应及早施药和重施药。二是明确防治对象。主攻一代二化螟,兼治稻瘟病、稻飞虱、稻蓟马、稻瘿蚊等,预防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等。三是施用防治药剂。防治二化螟可选用20%康宽20ml(或稻腾30ml)/亩。防治稻瘟病施用75%三环唑60克或75%拿敌稳10克,防治稻飞虱、稻蓟马等每亩用50%吡蚜酮20克。

在加强早稻田间管理的同时,注重中稻秧田的苗瘟及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防治工作。即分别在秧苗三叶期和移栽期采用70%吡虫啉10克加75%三环唑60克加20%康宽20毫升兑水30公斤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