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鸟”般迁徙40年——衡阳南繁育种纪实

21.04.2015  18:34

四月的海南三亚已进入收获的季节,稻田一片金黄,风中摇曳的种子就像不停点头的门童,欢迎天天侍候它的专家及来自各地的参观者。

4月9日至11日,记者在这里全面察看了衡阳杂交水稻繁育基地(简称南繁基地),与基地工作人员深入交流,了解了基地40年的发展过程和工作人员的奋斗历程。

50万亩撬动5000万亩

现在,无论哪个地方的人们基本上都不为吃饭的事发愁了,可是,在上个世纪六七年代,解决群众吃饭问题却是各级党委和政府最头疼的大事。正是因为杂交水稻的出现,中国自豪地向世界宣布:中国只用占全世界7%的耕地,却养活了占全世界近1/4人口。而衡阳在这个过程中始终居领先地位。

1975年初,中共湖南省委召开地委书记会议,省委主要领导重点推介袁隆平领衔研究发明的籼型杂交水稻,分配衡阳2.5公斤杂交水稻不育系种子,并安排衡阳1976年完成2万亩的试种任务。时任中共衡阳地委书记徐天贵敏锐地认识到,这是造福百姓的天赐良机,是突破水稻单产徘徊的有效途径,衡阳具有独特优势,加快推广势在必行。

1975年4月,根据衡阳地委决定,地区农业局副局长苏启明带领27名技术干部和农业技术工人,在广东省湛江地区湖光公社租用稻田26亩繁殖不育系二九南A亲本种子825公斤。7月,苏启明又带领技术干部和农业技术工人100多人,赶赴广西南宁邕宁县再次南繁不育系面积430多亩,制种360多亩,共收获不育系种子二九南A6650公斤,南优二号杂交种子7105公斤。

6000多公斤远远不能满足2万亩杂交稻试种的需要,1975年冬至1976年春,衡阳地委的决定,大举南繁制种。海南的三亚市、乐东县、陵水县属于典型的海洋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为25℃,元月份平均气温在17—20℃,是天然大温室,为冬春季加速南繁育种提供了自然的宝贵资源,也成为了衡阳南繁的首选地方。一支2700多人的队伍浩浩荡荡奔赴海南乐东县,租水田8000亩,在广东湛江租水田2000亩,在广西南宁邕宁县租地400亩,展开声势浩大的南繁制种。

然而,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组织大规模赴千里之外的海南岛进行繁殖制种谈何容易,光制种人员所需的口粮就达数十万公斤,生产、生活物质必须全部从衡阳跨海千里迢迢地运至海南。但是,衡阳人没有被困难吓倒,衡阳地委决定,从财政拨款50万元,8个县区共拨款100万元,凡是参加南繁的农业工人和农技员每人每月补助25元,粮食指标每人每月补助到25千克;国家干部和科技人员每人每月补助15元,粮食指标每人每月补助到22.5千克。这极大地激发了南繁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一年半的时间里,衡阳由2.5公斤种子变为409940公斤种子,由杂交稻试种变为了大面积推广示范。

南繁制种的成功为杂交稻在衡阳全面推广奠定了坚实基础,1976年,全地区示范推广杂交稻53万亩,是省下达任务的26.5倍,占全省试种面积126万亩的42%,占全国160万亩试种面积的33%。1977年,杂交稻在衡阳迅速发展,种植面积突破288.27万亩。当时流传一首顺口溜非常形象地反映了杂交稻的优势:“量不量,一尺长;称不称,八百斤;数不数,二百六。”此后,籼型“三系”杂交水稻成为衡阳一季中稻和晚稻粮食生产的主要种植作物,连年获得丰收,常年中稻种植面积为100%,晚稻种植面积占95%。

衡阳杂交稻示范推广引起了湖南省委和国家农业部的高度重视,1976年至1983年,全省先后有四次、全国有两次杂交水稻生产现场会议在衡阳召开,1976年10月,国务院副总理陈永贵来衡视察杂交水稻给予高度肯定,全国约有8万人次来衡参观。时任湖南省农业厅长陈洪新说:“如果没有衡阳1976年50万亩杂交晚稻示范,就没有1977年湖南省1500万亩杂交晚稻丰收成果,也就没有1977年全国的5000万亩杂交晚稻成果,衡阳在推广杂交水稻方面率先垂范,的确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

长时间吃不上蔬菜

现在,衡阳南繁工作人员全部租住当地农户家中,没有网络,长时间与亲人分隔两地,思乡、惆怅天天相伴,寂寞、孤独萦绕其身。但是,他们中没有一个人牢骚满腹,更没有谁中途离岗,每个人都是乐观面对,工作中携手合作,生活上相互关怀。他们总是说,现在条件比过去不知道好了多少倍。

刚到海南南繁制种时,住房屋既简陋又紧张,制种人员七八人挤在一间又矮又窄的当地废弃的房子或四周无壁自己用椰树枝临时搭建的棚子内,没有床铺就睡在铺上稻草的地上,即使后来逐步租住当地老百姓家,有时甚至有蛇爬到床铺上。同时,由于气候湿润,海南蚊子多、个头大、毒性强,一旦被蚊子叮咬,轻则奇痒无比,重则引发疟疾,浑身发抖、抽筋,大家最为担心,既要克服气候差异,还要特别防止疟疾等热带病毒侵入和感染。吃的方面更麻烦,不仅饮食习惯不一样,而且当地老百姓很少种蔬菜,由于长时间吃不上蔬菜,缺乏维生素,南繁队员不少人嘴唇干裂、发白。

生活上困难大家还可以克服,工作上的难题经常让大家寝食难安。首先是没有固定的科研场所,每次都要派人先与当地联系试验田,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才在三亚师部农场建立稳定的科研基地。其次,育种队员人平承担制种面积都在4亩以上,除了插秧有当地老百姓帮忙外,其余一切农活都由队员承担。授粉期间,育种队员除了赶粉、除杂保纯,白天要在田里剥苞,晚上还要防止家畜家禽危害。特别是技术方面,繁殖制种大家从未干过,也未见过,只好边学边干边摸索,在技术干部的带领、指导下,从整理秧田、播种插秧、田间管理到中耕施肥、科学管水、父母本行比等等生产环节,一步一个脚印,毫不放松。

唯一让大家感到一点点乐趣的可能就是赶鸟驱鼠了。海南鸟类很多,需要防备飞禽走兽偷食种子、种芽。父母本落泥时,麻雀蠢蠢欲动,成群结队在秧田上空盘旋,伺机偷食种子、种芽;老鼠倾巢出动,黑夜偷食种子和种芽……,如果不采取措施,田里的种子种芽会被吃个精光。南繁队员采用多种方法,白天挖老鼠洞,捉麻雀,晚上敲打脸盆,吹口哨,在这种“战鼓”齐鸣的氛围中,既抵御老鼠和麻雀的“入侵”,又发泄内心的愤懑。

由于三亚城市规划拓展,市农科所驻三亚科研基地只能重新选址搬迁。临离开三亚时,市农科所负责人把记者带到正在建设的南繁基地办公楼。楼房主体已经竣工,即将开始内外装饰,预计年底前,南繁工作人员就能搬进新家,衡阳南繁制种从此真正有了自己的“大本营”。

新品种在全国推广达亿余亩

在大力推广杂交中晚稻的同时,衡阳农业科技工作者又把杂交水稻新品种选育的目光盯在杂交早稻上。自20世纪80年代起,市农科所以林芳仕为代表的育种专家成功育成一批杂交早稻新组合。在此前提下,各级党委和政府迅速启动杂交早稻的推广计划,率先在农业生产实践中普及应用杂交早稻新组合,陆续取代了常规早稻品种,成为粮食增产新的亮点。

为了加强双季杂交水稻配套栽培技术的研究和推广,  1983年2月,我市成立双季杂交稻协作攻关小组,到1984年,全市发展双季杂交早稻26万余亩,占全省双季杂交稻总面积的33%,平均亩产422.83千克,其中过吨粮面积1.58万亩。1992年,全市杂交早稻面积达到130万亩,亩产高达468千克,全省杂交早稻生产流动现场会议在衡东县召开,充分肯定了衡阳杂交早稻推广工作的成效和带动作用。

这其中值得一提的是,1988年冬至1989年春,我市开展了第二次大规模南繁制种。1988年,全市杂交水稻制种抽穗扬花期因遭受连续阴雨,减产严重,平均亩产仅93.5千克,全市种子缺口达100多万千克。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再次组织大面积南繁制种,并成立了市、县两级南繁指挥部,2350人的浩大队伍赴海南岛的乐东县、陵水县,繁殖不育系面积400多亩,制种6000多亩,总产不育系3万多公斤,杂交种子58.8万公斤,面积、产量占全省十分之一强。

随着杂交稻在我市全面推广,粮食产量不断提高,但是,人们对米质又提出了新的要求,繁育杂交稻新品种成为了农业科研的新课题。肩负了全市人民的期望,带着对科研事业的热爱和坚守,市农科所科研人员每年像候鸟一样来回迁徙与衡阳与海南之间,不断刷新科研成果,为市民献上可口的米饭。

1988年2月,市政府专题向省政府递交了《关于开发建设优质杂交稻稻米生产基地的可行性报告》,率先将优质杂交稻的推广和研究列入农业的重点开发项目,从1988年至1992年,用五年时间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年产优质稻谷14亿公斤左右。随后,由市政府牵头,省、市、县、乡四级农业部门派员组成一支56人的工作组,在衡东县潭泊至甘溪4个乡镇、17个村、206个村民小组5940户创办万亩“双杂”吨粮科技示范片。10300亩的双季杂交稻,平均亩产1002.4千克,为全省提供经验。1989年,市农科所选育的国内第二个籼型水稻光敏核不育系“87N123”通过了省科委和省农业厅组织的鉴定,市委、市政府决定成立衡阳市两系杂交水稻开发利用领导小组,市农科所重点负责两系杂交稻强优组合的筛选,市农业局负责制种、栽培综合配套技术的研究和推广。衡阳“三系”杂交水稻早晚两季组合的配套栽培、“两系”杂交水稻的发展、优质高产杂交水稻的利用这三架马车并驾齐驱,形成了杂交水稻生产的合理格局,为粮食生产的稳定发展和农民群众的增产增收,夯实了坚实的基础。

进入21世纪以来,衡阳又成为了超级杂交水稻试种、示范、推广的“领头雁”。  2001年起到2005年,省农业厅、市农业局和衡山县农业局在衡山县永和乡松坳村连续5年创办超级杂交水稻示范基地,112.5亩高产示范片平均亩产778.75公斤,最高达815.5公斤。2006年,全市共推广经国家农业部认可的超级杂交稻面积60多万亩,早、中、晚稻分别亩产达到439.8公斤、543.6公斤和545.6公斤的高产。2009年来,我市承担省超级杂交稻“种三产四(即播种3亩面积获得4亩产量)”项目,年年获得成功,粮食总产连年增产,实现了农业部和省农业厅提出的超级杂交稻“双增一百(即每亩增产百斤,增值百元)”的科技行动目标。

回首南繁育种制种40年,衡阳杂交稻生产取得了多个第一:1975年,在海南第一次制得杂交水稻种子“南优2号”,并在衡阳地区农科所进行生产示范,第一次实现了晚稻亩产超早稻;同时,在全国各地杂交水稻研究大军汇集海南进行“二九南A”繁殖时,衡阳地区农科所成为繁殖产量达36公斤,成为全国第一个突破繁殖产量30公斤大关的单位;林芳仕等将在海南收获的“南优2号”种子在衡阳地区农科所作双季晚稻试种成功,成为全国第一次将杂交稻应用于双季稻的单位。1976年,林芳仕将自己在海南生产的“南优2号”杂交稻种子赠送给江苏省丹阳炼湖农场,衡阳第一次将海南生产的种子推向外省;在中央召开的会议上,衡阳提供了第一株向世界展示的杂交水稻植株标本。

衡阳是骄傲的,南繁基地更是骄傲的。有了南繁基地的依托,市农科所科研工作明显提速,选育了55个农作物新品种应用于生产实践。据不完全统计,这些农作物新品种在全国广泛推广累计达亿余亩,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