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南县养殖业污染治理工作成效显著

27.11.2015  08:53

近年来,衡南县积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环境污染治理的迫切期待,把养殖业污染治理作为改善县域环境质量、建设“美丽衡南”的重点工作来抓,采取一系列综合措施,对养殖业污染进行综合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组织领导有力。成立了由县委副书记任组长的衡南县养殖业环境整治领导小组,先后研究制定了《衡南县城乡环境同治之养殖业污染防治实施方案》、《衡南县湘江两岸500米范围规模养殖场关停拆迁工作实施方案》、《衡南县畜牧业区域布局规划(2015-2020)》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县人民政府与各乡镇签订了目标管理责任状,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二是财政投入给力。近年来,衡南县根据上级政策要求,把国家对养殖业惠农资金的投放向养殖业污染综合治理倾斜,生猪规模养殖场(小区)标准化建设资金和清洁养殖工程项目资金重点用于规模养殖场的粪污治理和环保设施建设,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30%专用于规模养殖场的粪污治理。在国家惠农政策的引导下,2014年,全县各规模养殖场年投入粪污治理资金1000万余元,财政安排100万元专项经费组织对湘江干流500米范围内所有规模养殖场实施关停拆迁,沿岸8个乡镇共关停拆迁规模养殖场120多家,拆除养殖场栏舍5万余平方米。

三是科学引导借力。一是大力推行健康养殖方式,大力推行人畜分离,改变了群众房前屋后建养殖场的旧模式。衡南县在落实生猪调出大县奖励政策时,对实行人畜分离、封闭管理、干清粪、雨污分离等环保措施的养殖场进行额外的加分奖励,从而引导养殖户自觉完善环保设施;二是大力推广生态养殖模式。引导农民在养殖场的建设中,把环保摆在突出位置,积极推进农牧结合,发展“猪-沼-菜”、“ 猪-沼-果”等生态养殖模式。现全县70%以上的规模化养殖户建立了沼气池。三是坚决落实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措施,全县大多数养殖场建成了粪污无害化处理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