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简道而行,求知行合一——长沙职业教育德国培训班一周学习侧记

23.11.2015  17:32

本网讯(通讯员 陈智球) 起床、早餐,9点登车前往学校,上课、实践,在学校食堂吃面包薯条构成的西式午餐,中午1点开始继续上课,下午4:30结束,吃完饭回到酒店,已是夜幕深沉。一周下来,长沙职业教育德国培训班的全体学员已经忘记了身份、年龄,暂时放下了工作,重新回到了三点一线的学生生活。

大道至简,知易行难

一周的课程,有柏林应用科技大学职业教育专家朗曼教授的双元制和教学法课程,有柏林应用科技大学豪夫杨教授的环境保护和城市规划专业课程,有德国能源教育协会主席、TIEM 电工电子高等职业教育学院副校长Roske先生的访谈,有柏林应用科技大学生产制造实训工厂高级工程师豪日尔先生的实践课程。通过学习、思考,我们对德国职业教育简洁实用的制度设计、简单明了的教学方式有了直观的认识。交流中,我们对一些概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德国的职业教育是完全的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职业学校完全按岗位要求来教,并且培养主体就是企业,岗位需要的,严格培训,岗位不需要的,坚决不纳入课程。而应用大学也是按职业需求来组织教学,教师多有企业就职经历,学生所学都要进行实践。德国职业教育将行放到知的前面,忠实地贯彻实用、实践的原则。

知行合一,得到功成

“知”是基础、是前提,“行”是重点、是关键,必须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做到知行合一。这是我们在一周学习期间德国方面培训我们的方法,也是德国职业教育成功的关键。在课堂上,教授每讲一段时间,就会要求我们提问。听完了理论讲解,就会安排去实地考察和交流,既有理论课,也有实训课,而实训课也多采用行为导向教学法。让我们印象深刻的是,在参观完柏林应用科技大学的实训工厂后,豪日尔先生带着我们全体学员为一个行李分捡传送带进行编程,让我们这些几乎零基础的学员完成了一个自动分捡行李的程序。

身体疲惫,心身愉悦

全团的绝大数学员都是第一次到欧洲。谁也没想到,传说中的时差确实有那么大的威力。一个星期过去了,很多人还是一到3点就醒来,为了不打扰室友,又不能开灯起床,只能在床上苦熬着,而中午没有时间休息,所以大家一回到酒店,就已经疲惫不堪。还有没想到的是传说中的面包牛奶,并不那么“美好”。份量奇大不说,味道也出奇的一致,吃了几次后,第一感受是撑,第二感受是饱(在吃之前)。这样的一周下来,辛苦是可想而知的。在这些困难面前,全体学员却保持了乐观快乐的心态和积极的学习态度,守时出发,守纪学习,吃饭时“老干妈”作伴,学习时各自结合工作,积极发问,主动探究,作“钉子”定在那儿学,像“海绵”使劲在那儿吸收,力求将更多的经验、信息带回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