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2014”年终特稿四:构建湖湘生态文明蓝图——湖南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工作纪实

08.01.2015  19:08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湖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陈肇雄在2013年8月全省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全省测绘地理信息部门要以这次普查为契机,突出做好普查成果的转化利用和深度开发,提高地理国情对政府、企业和公众的服务能力,推动测绘地理信息工作转型升级”。 

 

(图1:2013年8月28日,湖南省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电视电话会议召开,陈肇雄强调:“全省测绘地理信息部门要以这次普查为契机,推动测绘地理信息工作转型升级”。)

  2014年3月,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成立湖南省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的通知》,成立由省委常委、省人民政府常务副省长陈肇雄为组长,省政府分管副秘书长、省国土资源厅厅长、省统计局局长为副组长,农业、水利、交通等24个省政府组成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省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领导小组,组织领导、协调分工,解决普查中的重大问题。

省国土资源厅党组高度重视,方先知厅长强调“地理国情普查是构建湖南生态文明制度,强化自然资源资产统一管理的基础性工程、一定要顺利圆满的完成并做好这项工作。

自2013年8月启动地理国情普查工作以来,全省上下齐心协力,紧扣“边普查、边监测、边应用”的原则,力求点上突破、点上见效、突出重点,把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地理国情监测作为了年度重点监测试点任务。普查工作前后共投入各级工作人员2000余人,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综合协调组、技术指导组、质量监督组、成果集成组、财务宣传保障组等通力合作,各市州、各任务承担单位严格按照进度要求,扎实做好了各项普查工作。地理国情普查新闻发布会、地理国情普查“宣传月”等活动,使普查工作进电台、上电视、上公交,形成了广泛而良好的舆论氛围。湖南省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进一步提升了测绘地理信息的应用和服务保障水平,勾勒出湖南生态文明建设的美好蓝图。

 

(图2:2014年3月28日,湖南省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新闻发布会在长沙召开。新华社、中国经济网、文汇报、湖南日报、湖南卫视等30余家媒体记者参加)

 

耐得烦,霸得蛮——一线员工精益求精

元数据整理要一项一项的认真核对,小数点后一定要看清楚,图廓套了吗,如果图廓错了就白做了,不能因为小问题而导致质量不过关……”记者日前走进遥感分院技术人员的作业室,该院的地理国情普查负责人正在耐心细致地站在技术人员身边一项项地检查、讲解。

  这是全省国情普查工作一线的一角,也展现出了拼搏奋战的全貌。由于地理国情普查工作任务重、时间紧,对全省7家任务承担单位而言,既是光荣的责任,也是严峻的考验。项目启动伊始,众多工作技术难题待解,“项目办特别开通了业务交流和答疑通道,及时与国家局衔接沟通,同步为我们各项工作细节开展技术指导,渐渐地,大家经验足了,信心满了,工作也顺了。”省第一测绘院的一位技术人员表示。

 

(图3:2014年6月,湖南省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工作人员在泸溪县作业,向当地人询问情况)

由于普查工作对数据的细节处理要求很高,省第二测绘院的一位作业员坦言,“一开始,内页一幅简单的图制作加检查修改,可能需要一两个星期。因为要确保质量,检查的流程不能精简,所以大家都主动加班到深夜,以弥补时间。到建库的时候,基本都放弃了休息时间”。

蓬勃战斗力的背后,是辛勤的付出和坚守的勇气。自普查工作启动以来,省厅选派了一批专业技术骨干深入到普查生产一线,经过一年多的工作实践,各单位涌现出了一大批专业技术能手,开拓创新。任务承担单位省测绘一、二、三院,攻坚克难,自主研发了遥感解译样本检查软件,地理国情普查外业调绘核查系统等。

作为整个地理国情数据的起点,DEM、DOM是地理国情普查的两个子项目,地表覆盖、要素、元数据、解译样本都需以之为依托,其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国情成果的质量,因此责任重大。  由于部门人员调整,信息中心DOM生产千头万绪。“以前DEM是用GEOTIN软件生产的,质量虽好,效率太低,需要投入较多的人力,耗时太多,明显不符合百日攻坚战的实际情况。”信息中心普查项目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尝试改用“国家1:50000数据库更新工程1:50000数字高程模型”软件生产DEM的过程中  ,他们发现速度快,但需修改编辑的地方太多,满足不了实际需要。项目的管理人员围绕既提速又保质的命题,利用节假日休息时间找方法,测数据,改方案。

省第一测绘院地理信息中心刘志坚表示,“连续很长时间,我们开着五、六台电脑同时运行,做测试记录,通常都是凌晨离开岗位。就像发动机的齿轮,如果我们卡壳,发动机就会转不动”。通过讨论提高效率的方法,发动小组成员人人动手,短短一个月小组完成了各类改进十余项,覆盖从原始数据处理、拼接、接边和数据检查等各个方面,  DEM生产终于成熟。“从开始生产时1人几天只能编辑1幅提高到1人1天编辑5幅,再到如今的1人1天至少编辑10幅,效率更高,精度更高。不仅大大降低了DEM生产占整个地理国情普查生产周期的比重,更为最终赢得百日攻坚战的胜利争取了时间”。

截止到12月26日,全省21.18万平方公里外业调绘与核查工作全部完成,内业编辑整理已完成19.8万平方公里。全省地理国情普查生产综合任务完成97%,达到了“百日攻坚战”总体目标,超额完成了2014年地理国情普查年度计划。

 

齐心干——上下联动 制度先行

  记者翻开我省普查工作相关建章立制的记录,发现自普查工作启动以来,省厅相继编写了《湖南省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总体方案》和《实施方案》;制定了《湖南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项目管理办法》,对我省地理国情普查项目计划、技术、质量、资料、考核、安全等管理工作进行了详细规定;建立了普查进展与问题调度制度和进度问责约谈制度,省普查办定期召开普查工作调度会,严格执行周报与月报制度,每月通报普查工作进展情况;制定了《湖南省地理国情普查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方案》;编制了《湖南省地理国情普查成果质量验收工作方案》;建立了检查验收周报制度,及时反馈质量管理和控制情况;制定了《湖南省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培训方案》,做到了全员培训,各任务承担单位参培人员达1800余人次。

有严格的制度管人管事,不仅赋予了更深的责任感,工作机制和流程也随之理顺。据悉,目前,全省已进行了两次过程质量监督抽查,抽查范围实现任务承担单位全覆盖、普查区域全覆盖、普查阶段成果全覆盖。定期和不定期的普查督导检查,详细掌握了各任务承担单位的普查生产组织实施、进度计划、技术问题处理及质量管理等普查工作进展情况,做到了对问题的快速发现、快速沟通、快速解决。

 

攻坚克难 ——打好百日竞技这场硬仗

要以一而再再而成的气势全面完成我省2014年地理国情普查工作任务”。这是在2014年11月召开的全省地理国情普查工作推进会上,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金勇章的表态。为保质保量完成全省地理国情普查各项工作任务,确保全省全年完成普查任务外业核查工作的100%,完成内业编辑整理任务的80%,全省普查成果80%的优良品率,省厅于9月20日-12月31日开展了全省地理国情普查“百日攻坚战”。同期,按照国普办和全国总工会的部署,开展“弘扬测绘精神,监测地理国情,助力生态文明,服务美丽湖南”为主题的地理国情普查劳动竞赛活动。

劳动竞赛是加快湖南地理国情战略资源结构调整,进一步增强地理国情信息服务保障能力,保持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和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重大工程。当劳动竞赛起跑的枪声发出,各单位迅速制定了工作方案,志在攻坚克难、奋战百天。“活动旨在打造一批贡献突出、作风优良、具有时代特征的先进典型和群体,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激发一线职工的工作热情,推动普查工作有力进行。”金勇章表示。

通过走访省第一、二、三测绘院,记者发现,各参赛单位竞技评选都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根据时间节点,各单位都制定了展板和宣传栏,展示各个测区的上交资料时间、外业完成时间和内业建库时间,明确了项目负责人、质检负责人。每周、每月的劳动能手和项目一目了然。

第一批生产任务完成后,没有任何休息时间,我们的员工又都投入到第二批任务的检查中。不少人经常工作到晚上十一、二点。每月难得的休息时间,负责人和项目责任人也自发拿出时间学习研究国情技术规范,或编写针对其它部门的作业指导书,或制定下一步工作计划。”省第三测绘院相关负责人表示。

  2014年10月底,全省地理国情普查生产综合任务完成67%。12月底,两个月的时间,全省普查生产的综合任务完成率达97%。这一组数据的变化,见证了全省“百日攻坚战”及国情普查劳动竞赛的战斗影响力。

       

成果指日可待——紧扣洞庭湖等动态监测与应用

湖南省地处我国中部、长江中游,因大部分区域处于洞庭湖以南而得名“湖南”,总面积21.18万平方公里。当前,湖南经济发展已呈现出四大区域板块的布局特点:环长株潭城市群、大湘南、大湘西和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正在开展的湖南省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将查清全省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现状和空间分布情况,为开展常态化地理国情监测奠定基础,提高地理国情信息对政府、企业和公众的服务能力。

洞庭湖地跨湖南、湖北两省,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长江重要的调蓄湖泊和国际重要湿地,去年4月14日,国务院批复《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标志着加快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但是,多年来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给湖区湿地生态系统带来了负面影响,致使生态环境退化。目前,我省“湘江流域地理国情监测(湘江下游重金属污染监测)”和“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地理国情监测”两项监测试点工作已基本完成。利用地理国情普查有关数据成果,从城市化、工业化、矿产开发等方面分析湘江流域国土空间开发带来的重金属污染问题,以及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湖泊萎缩、河道变迁与堤坝变化、洲滩扩张与地表覆盖变化,提出了具有预警性、科学性、可供政府决策参考的数据,为“边普查、边应用”积累了宝贵经验。

下一步,湖南将全面开展全省地理国情普查成果的接边工作。省普查办已跟省域周边六省协商,形成了七省地理国情普查省际接边工作座谈会会议纪要,下发了《开展湖南省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省内接边工作的通知》,全省地理国情普查成果接边工作计划2015年3月底前全部完成。与此同时,全省已经启动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库建设及基本统计工作,编制完成了《湖南省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库建设组织实施方案》,开展了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库技术设计、数据入库测试等前期准备工作,为即将开展的数据预处理、数据预入库等工作打好基础。

  在确保完成地理国情普查任务的同时,湖南省普查办积极谋划开展常态化的地理国情监测及专题分析评价工作。据了解,全省在完成省级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库建设的基础上,开展了地理国情普查综合统计、长株潭生态绿心区保护与城市用地扩张动态监测、交通网络与国土空间开发匹配分析、主体功能区实施情况地理国情监测、公共设施均等化配置状况分析和地理国情监测指标体系研究等专题研究,切实服务美丽湖南建设,服务生态文明建设。

 

(图4:2014年7月,省厅启动湖南省地理国情普查宣传月活动,通过公交车广告、湖南人民广播电台、长沙移动电视等媒体手段,全面加大地理国情普查宣传力度。图为喷绘有地理国情普查公益广告的公交车在长沙市内穿梭)

  省厅基础测绘处处长邓玲表示,“在各省直部门、市州、县市区提供的信息数据基础上,此次普查成果将涵盖地理、人口、经济、交通、土地利用、水利、林业资源等相关专题数据,全省测绘地理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普查成果的保存和管理,普查成果检查验收后依法公布,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将实现全省省直部门、市县的信息资源共享。我们也将加快建立普查成果共享与应用机制,将普查成果资源共享,无偿提供给各个部门,最大限度地发挥普查成果的作用”。

据介绍,除正在开展的两个地理国情监测试点项目外,我省还将陆续开展其他地理国情监测项目,为区域发展规划实施、生态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利用、粮食安全等提供贴切的地理国情信息服务。(郭姝静/文  邹礼卿/编辑)

 

分享到:
常德审计:推动市属国有企业“瘦身健体”规范运行
     下发15张审计调查表,全面摸清国有企业家底;报送的23篇审计要情和专报全部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促进市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出台制度18项,促进企业完善政策制度33项;揭示大量违纪违法问题,挽回经济损失2.审计厅
宁远县:三向发力抓整改 联农带农促增收
     永州市宁远县以乡村振兴相关政策和资审计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