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一块田、两个园、两大主体”建设 ——落实中央“一号文件” 湖南农业综合开发在行动
近日,中央发布《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这是中央“一号文件”连续两年聚焦农业现代化这个主题。实现农业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基础设施现代化、生产手段机械化、生产技术科学化、生产活动组织化、经营方式产业化和农业服务社会化。农业综合开发一直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进农业产业化、增加农民收入为宗旨,以建设高标准农田、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抓手,通过人财物科技综合投入,实行田水路林山综合治理、农林牧副渔综合发展、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着力提升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组织化、产业化、科技化和社会化水平。
我省自1989年实施农业综合开发以来,累计投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70亿元,改造中低产田2798万亩,相当于全省耕地面积的45%。近三年来,以52个产粮大县为重点,实行规模化连片治理,建设高标准农田330万亩。为了解决中型灌区提质改造投入不足问题,农业综合开发近年投入财政资金5.75亿元,对全省54个中型灌区进行了节水配套改造。为了提高项目区农业科技水平,农业综合开发还累计投入农业科技示范推广资金7.29亿元,覆盖面积1398万亩,有力促进了超级杂交稻以及其他优质品种及其相应种植技术的推广。农业综合开发作为农业产业化投入主体,25年来累计投入财政资金50.63亿元,实施2700多个农业产业化项目,发展壮大了一批优势特色产业,省内农业龙头企业,绝大部分在起步和成长阶段获得过农业综合开发扶持。为促进农民合作组织发展,近两年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资金都在1亿元以上,直接带动受益农户15万多户,成为助推农民增收的重要力量。
2015年,湖南农业综合开发将根据“一号文件”精神,以推进农业现代化为主线,集中资金,聚合政策,突出抓好“一块田、两个园、两大主体”建设。
“一块田”,就是要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强化现代农业的基础保障。按照省政府批复的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14-2020年全省将着力建设3316万亩高标准农田,农业综合开发要承担1317万亩建设任务。2015年将集中70%以上的农开资金,在99个国家开发县建设120万亩以上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的高标准农田。同时,实施9-11个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逐步实现中型灌区与高标准农田建设成片连网。
“两个园”,就是要结合省政府两个“百千万”工程的实施,建设一批种养加、农工商、科工贸一体化经营的现代农业综合园区和特色农业产业园区。其中,2015年,要建设3个现代农业综合园和6个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园,今后3年内,计划重点建设5个现代农业综合园和15个优势特色产业园,打造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引擎。
“两大主体”,就是要聚焦我省优势特色产业,集中资金,重点投入,连续扶持,培育一批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为主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015年,计划扶持150家农业龙头企业和300家农民合作社。今后3年内,计划扶持500家农业龙头企业和800个农民合作社,助力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做大做强粮食、畜禽、水产、油茶、果蔬、茶叶等优势特色产业,服务全省打造千亿茶叶、千亿水果、千亿粮油、千亿蔬菜等农业千亿产业战略。
[稿源:]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