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年药堂百岁名医”都是假的 汉寿小山村很郁闷

27.04.2015  11:30

  核心提示

  一个虚构的“百岁女中医”,一座乌有的“三百年药堂”,同样的药物,因为“名医效应”暴涨5倍:全国各地的心脏病患者,冲着对名医的迷信,糊里糊涂买单。药商打擦边球,监管部门多次通报其虚假宣传,却仍难管制。

  ■记者 黄定都

  “三服药七大心脏病十拿九稳”,百岁女中医、湖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00年谭门药堂传承人谭巧凤,凭其祖上谭门生脉方,能让心脏病患者一两个疗程即可停服西药,不支架、不搭桥,完全康复。

  近年来,这样的宣传屡屡爆出,不少读者、市民打来电话爆料:其为假冒产品,更有知情人透露,文保单位“谭门药堂”纯属子虚乌有。

  经实地调查,三湘都市报记者发现汉寿“谭门药堂”及名中医谭巧凤确属虚构。

   患者信件陌生来电 屡屡来扰

  近两三年来,常德汉寿县岩嘴村占板村委会秘书刘建平接到不少陌生来电,这些来自北方城市的电话,都想找该村一名老中医谭巧凤。

  4月14日,村委会办公室,不堪其烦的他指着一堆信件,“全是写给谭巧凤的,可我们村里从来就没这个人。

  找谭巧凤的都是心脏病患者,浙江淳安千岛湖镇的患者余某就曾多次写信寄来。

  余某是从健康文摘报和一本汇编的《生脉活心》(300年谭门“重生心脉”)等获知,谭巧凤是谭门药堂第11代传人,继承并创新“谭门生脉方”,并将家传300余年的秘方、奇方无偿献给国家,为心脏病患者解除痛苦。

  今年1月23日,余某把病情和咨询事宜写成书信寄出;2月、3月,他再次寄来信件。信中他认定谭巧凤在占板村,并期待能“得到谭老中医的诊治,赐予奇方”。

  4月3日,江苏宜城镇韩姓人士也寄给谭巧凤一封信。

   女名医”活灵活现

  当地查无此人

  吸引患者们的是宣传中声称的“神奇功效”及谭巧凤的传奇家世。

  谭巧凤是湘鄂名医谭国忠(字初远,民国湘鄂四大名医之首)的女儿。新中国成立前她曾给宋美龄看过病,新中国成立后又受到多位国家卫生部领导的接见与表彰。因其非凡造诣和独树一帜的超绝医术,其名字被载入《中华中医大家》,并位列女医之首。大家都亲切地称她为“谭老太”。

  对于这份荣誉,除了几篇医药广告,再也找不到有关信息。

  河北邯郸某报曾刊发“谭门生脉丸”的宣传文章,有关“谭门药堂”及谭巧凤的介绍显得活灵活现。

  署名笔者“秋茗” 的一行人,驱车来到湖南汉寿县岩嘴乡占板村,在村屋“夹缝”的土坡上找到了此行的目的地——300年名满湘鄂的中药堂,湖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谭门药堂”。大堂的正前方高悬着“谭门药堂”的牌匾;两侧的檀木柜子里整齐地摆放着戥子、研磨、药槽等一些古时行医的工具,伴着一股浓浓的中药香扑鼻而来。

  除了占板村这个真实地名,文中还称,村长刘富贵表示,全村60岁以上老人多达609人,却找不出一名心脏病患者。老村长说村里流传着一句民谣——家有巧凤,心患无忧!村有谭门,百病无虑!

  记者随机采访几名村民,他们均表示并不知道谭门药堂和谭巧凤。刘建平表示,该村村民多数姓朱,连谭姓的村民都没有。

  查阅常德市文物局省、市、县各级文物保护名单,记者也没有找到“谭门药堂”。

   市场调查

  傍上“谭老太

  同样药物暴涨5倍

  市场上,生产、销售的并不是“谭门生脉丸”,而是文中提到的药物冠心生脉丸(国药准字Z20043735),记者调查发现,它在长沙有销售。

  湘春路兴汉门路口的楚济堂药房,靠近门口收银台旁药柜里摆放着一款名为“广恩堂、立效”冠心生脉丸的药物,药盒上有“谭老太”字样的图案,生产厂家为山西华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康药业)。

  售货员介绍,这款药就是“谭老太生脉丸”,一大盒(规格:4g×12袋/小盒×7小盒/中盒)价格近700元,“买二送一”。按促销价,4g装一小盒价格为5元左右。

  记者调查发现,国内目前有多个厂家生产“冠心生脉丸”。网络上,山西华康药业的冠心生脉丸报价为10余元一盒(4g×10袋),4g装一小盒价格为1元左右。两者除包装不同,批文一致,药品成分也一样,价格却相差5倍左右。

  登录华康药业网站,记者发现产品目录里有“广恩堂、立效”字样的冠心生脉丸,但药盒上无谭老太标识。记者联系上一位席姓经销经理。对方告知,“华康药业的‘冠心生脉丸’就是谭老太生脉丸”。

   部门说法

  多次通报虚假宣传

  仍难管制

  记者查询得知,“谭老太生脉丸”及《生脉活心》一书多次被全国各地的工商、药监、新闻出版等部门以虚假宣传等原因查处。

  该款药品在广告中宣称,“七大心脏病,早晚两服中药猛方,当天就能生心脉,通心阳。一两个疗程即可停药服西药,不支架、不搭桥,完全康复”。湖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湖南食药监局)工作人员介绍,断言疗效明显违背了《广告法》。

  自2012年起,“谭老太生脉丸”及《生脉活心》一书就先后被湖南食药监局、长沙食药监局、河南省工商局、山东食药监局、江苏省新闻出版局等部门通报批评、查处,表示其严重违反了《广告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涉嫌虚假夸大宣传,严重欺骗和误导消费者。

  刘建平介绍,就在去年还有衡阳市民专程驱车前往占板村寻访谭巧凤,不时接到打听谭巧凤的电话更是让他不堪其扰。

  4月16日,省食药监局稽查局向记者提供的一份材料显示:从2014年初至今,“国家总局在线违法广告监测系统”多次监测发现“谭门生脉丸”在我省一些媒体发布虚假违法广告。该局对此共予以公告8期。2014年9月11日,针对其多次违法广告行为,该局依照相关规定和要求对其实施暂停销售处理。

  省食药监局包姓工作人员介绍,“药商在媒体刊物发布违法广告的行为,是由工商部门去执法查处。”该局对于监测结果予以通报后,会移送工商。

  长沙市工商局广告监管处处长张跃红回应,对于药监部门反馈的情况,工商部门需要甄别、收集证据再进行处置,“对于发布虚假医疗广告的媒体会给予罚款”,更为严厉的是,让媒体停止广告发布一个月。

  对于“谭门生脉丸”屡次发布虚假广告,张跃红表示,这是药商选择在不同的媒体发布,“不是在同一家刊发”。除了处罚发布虚假广告的媒体,对于药品生产厂家能否进行处罚呢?他称,“药品生产厂家一般是外地,因为属地管理的原因,只能抄告厂家所在地工商部门,这就带来了监管难度”。

  刘建平也称,接到最多的是辽宁、吉林等北方地区市民的电话,“卖药者可能觉得,这些地方隔得远,不好核实真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