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城茶亭外出务工者纷纷返乡 化身“农民创客”

07.06.2016  01:46

   星辰在线6月6日讯(长沙晚报 记者 颜家文 实习生 王孔阳) 6月的望城区茶亭镇,处处生机盎然。大量外出务工农民纷纷返乡,化身“农民创客”,为这个传统农业乡镇带来勃勃生机。昔日荒芜的田地满目葱茏,瓜果飘香;昔日冷寂的郊野乡村游火爆,游客如织。

  望城区的“农民创客”的特色种养殖催生火热的乡村游,图为“紫苏妹妹”等创客正在向游客介绍产品。颜家文 摄

  “紫苏妹妹”、“蛋哥哥”、“薯夫妻”、“菜九哥”、“蓝莓叔叔”……在茶亭,视野开阔、具有现代企业经营意识的“新农人”们,取代了“面朝黄土背朝天”传统农民,在熟悉而又陌生的土地上,在新农村建设政策的扶持下,正演绎着全新的“土里刨金”故事。

  “紫苏妹妹”

  “紫苏妹妹”叫佘晓君,36岁,茶亭镇西湖寺村人。此前,佘晓君一直在省直一机关从事财务工作,生活轻松而惬意,但她内心深处却潜伏着一颗不安分的心。

  2013年,为破解农村工作中“谁来种田、怎样种好田”的难题,茶亭镇出台一系列的鼓励扶持政策,鼓励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引导农民以种粮大户为基础,成立相关合作社。

  2014年,窥见“商机”的佘晓君组织人员和资金成立了长沙市望城区锦顺粮园种植专业合作社,承包了荒田、旱田、水田共五百多亩,种植水稻紫苏和贵妃藤等,涉足农业。

  通过到长沙周边的大型蔬菜市场联系蔬菜收购商,与各酒店建立供销合作关系。2014年,佘晓君的合作社实现销售90多万元,利润20多万元。

  紫苏油有防癌、抗衰老、美容、增强记忆力、预防老年痴呆、防三高等功效,是一个可开发的新型产业。2015年,为了更好的发展紫苏事业,佘晓君又成立了长沙市望城区紫苏妹妹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这是长沙市第一家以紫苏产品种植销售的公司,她为紫苏油申请了“紫苏妹妹”的商标。天道酬勤,紫苏油在2015年11月份还参加了红星农博会,在农博会上紫苏油反响良好,并与三家销售公司签订了销售合同。目前,她正准备再扩大土地经营,购进一套全自动榨油设备,新建厂房一栋,带动周边想从事农业的年轻人共同走上致富的道路。

  茶亭镇副镇长熊和平告诉记者,通过鼓励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目前,茶亭近年来已流转土地24000余亩,成立农业合作社101个,一批“农民创客”应运而生。

  “蛋哥哥”

  “蛋哥哥”叫谢杰,80后,有着活跃的互联网思维,他靠着在微信上卖土鸡蛋,卖出了名气。

  大学毕业后,谢杰幸运地进入到一家颇有名气的公司从事软件销售工作。然后,这份令人羡慕的工作,却未能使他的内心真正安定平静下来,对梦想强烈的憧憬促使谢杰不断搜寻有关创业的一切讯息。

  2012年3月,谢杰得知老家茶亭镇出台了特色农业种养殖扶持政策的消息后,不顾家里人的反对,放弃了众人眼中的好工作,拿出35万元积蓄,创立了“小米生态养殖农村合作社”,在茶亭镇承包了一百多亩林地散养土鸡,决心做“蛋哥哥”,卖土鸡蛋。

  通过采用“果园养鸡”的方式,“蛋哥哥”卖的土鸡蛋一个个新鲜饱满,全是真正意义上的“绿色肉食品”。另外,他还为自己的果园引进了野鸡、山鸡等具有观赏性的禽类品种,在果林精心构思策划了摘果子、烧烤、捡鸡蛋、打麻将等一系列娱乐休闲活动,着实打造出了一座景色宜人,能带给客人无限趣味的“鸡语林”。

  “蛋哥哥”是在微信上火起来的,他的业务几乎都来自微信。如今,谢杰每年的营销额已经突破200多万元,利润40余万元。他自信地说道:“只要把长沙市场做好,完全可以达到年销售1000万。”

  茶亭镇镇长李勇介绍,近年来,镇级财政每年拿出50万元,积极对特色农业种养植进行奖补扶持,另每年还额外拿出一笔钱,针对领军人物开展“产粮王”、“产油王”、“创业之星”等活动,公开予以表彰,这也让一大批返乡农民实现了“农民创客”梦。

  “薯夫妻”

  “薯夫妻”是茶亭镇静慎村人,丈夫叫姚栋,妻子叫文莎,都是1985年出生。

  早几年,夫妻两人在外做厨师、开饭店、做快递,挣了一点钱,但总觉得漂泊无根。2013年过完春节,俩夫妻一商量,常年在外家里父亲不能照顾,小孩刚一岁在外也不方便照顾,所以毅然放弃年薪二十万的快递行业,回家做农业。

  东城红薯种植和红薯粉加工历史悠久,因为东城地处长沙市区最北端,属于丘陵地带,山地、旱土较多,土壤含矿物质及微量元素较多,群众具有丰富的种植和加工经验,所以非常适合红薯种植及加工。

  另外,此时,茶亭镇正在区政府的帮助下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和加强水利、交通等建设,夫妻俩经过商量,就以当地的红薯下手,并成立合作社,就以以红薯的种植及红薯的深加工为主。2014年为了方便红薯加工销售,在种植合作社的基础上成立了长沙市创鸿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公司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营模式,因地制宜积极引导带动本地农民专业种植红薯。通过对全镇200余家红薯手工作坊的整合,进行红薯统一收购,加工后以“薯夫妻”商标进行包装销售,年销售额达500万元以上。

  目前合作社流转旱土、荒山达800多亩,入社成员达200余人。公司先后投入300多万元,新建了红薯加工厂房1500平方米,另带动当地300余劳动力再就业,使当地农民年人均增收2万元。

  姚栋说,公司现正与湖南农业大学进行合作,并聘请农大教授现场技术指导,同时公司产品已进入高桥,马王堆市场,并在市内和省外的湘菜馆进行销售。

  茶亭镇镇党委书记郑波介绍,近年来,茶亭通过鼓励农民从事特色种养殖,鼓励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改革金融服务“三农”,目前,全镇除了成立合作社外,还成立了涉农公司159家,家庭农场29家,催生出一大批姚栋式新型“农民创客”。在此基础上,这几年,茶亭的农业特色产业观光和生态旅游休闲业也得到长足了发展,如今每到周末,茶亭镇的乡村游客都接踵摩肩。